首页>要闻 要闻

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一岁 有哪些新挑战?

2016年03月27日 09:09 |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一岁 有哪些新挑战?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要增加一岁。

人均预期寿命受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限制,可以反映出国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68.1岁,女性72.7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和贫困国家男性差距能达16岁,而女性则高达19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建国初,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左右,而到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已达到74.8岁。

“十二五”规划首次将人均预期寿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体系,规划目标为74.5岁。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终实现76.34岁,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既是民生福祉,更是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增“1岁”背后,是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生物医疗产业、医疗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在这一阶段,制约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早已不再是吃饱穿暖等基本物质需求,而是生命质量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应对“富起来”后国民健康存在的新问题。而这,也意味着全新的挑战。

少儿——安全

挑战:儿科产科医疗资源出现缺口

应对: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三项数字与人均预期寿命息息相关。根据“十三五”规划,这三项分别要降为7.5‰、9.5‰、18/10万。

“要让孕妇安全地生下健康的孩子,并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的妇幼、保育都面临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坦言。

确保孕妇安全,需要产科医生;确保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儿科医生。“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的儿科和产科是有萎缩现象的,主要因为这两个专业医务人员的待遇不高。”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掌握的资料印证了这一情况,儿科医生最近两三年的流失率达到11%,不满35岁的儿科医生流失率达到14%。在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瞿佳看来,很多医学院学生已不愿意去儿科和产科,“孩子病情来得急,医疗纠纷多,待遇也低。而产科医生往往要面对‘两条命’,并时常要值夜班。”

城市的儿科、妇产科医生流失,农村地区的情况就更不理想了。广东省大埔县新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振龙发现,其所在的梅州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26个,而妇幼保健院(所、站)仅9个,并且都集中在市、县城内,镇、村一级没有专门的妇幼保健场所。结果,乡镇卫生院缺少专职的妇幼卫生人员,无法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农村孕产妇必须到县级医院住院分娩。

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宣布,将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并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加强儿童疾病防治和预防伤害。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中国 人均预期寿命增一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