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葛晓音:清明,带孩子读读唐诗

2016年04月06日 09:32 | 作者:葛晓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提到清明节,很多人都会想到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但这首诗其实是宋人所作,专家已有论定。可是,目前还有不少书本和网络把这首诗看做是写清明的唐诗代表作,可见古典文化知识的正确传播对于教育是何等重要。我国自古以来对于清明都很重视,清明节很早便成为公众假日。诗词中大量出现描写清明的作品,大都始于唐代。如果学校引导孩子们读一些唐诗,对于了解这个节日的教育意义以及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都会很有益处。

葛晓音

葛晓音

清明节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以后的第108天。唐以前的文献和许多唐诗里提到的“清明节”也都是指节气。到盛唐时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才成为一个公众节日——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诏令把寒食清明连在一起,放假四天。以后各朝放假天数虽不一致,但清明和寒食连成一个节日,则形成了惯例。

唐代诗人写清明日风俗,主要有踏青郊游、改火及各种游乐活动。踏青时都是满城出动,正如杜甫的《清明》诗所说:“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京城更是热闹,如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说:“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霁》还说:“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踏青的人甚至不怕触犯朝廷禁夜的规定,直游到半夜。

除了郊游以外,另一个重要风俗就是改火。清明这一天,朝廷要赐给百官新火,有关的唐诗很多。百姓也要改用新火。游子在清明节思念家乡,就会想象“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权德舆《清明日次弋阳》)。而民间游乐活动最常见的是荡秋千和踢球。杜甫《清明》二首其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简练地概括了这种全国性的风俗。

寒食节的传统风俗则是禁火吃冷食。唐诗中描写这种风俗最著名的诗篇是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借寒食节宫中和亲贵特许寒食节燃烛一事,为满城飞花、东风拂柳的大好春光再添上几分轻烟氤氲的皇家气象。

扫墓原是寒食节的民间风俗,到盛唐时被“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唐穆宗还给官员下诏“寒食省墓,著在令文”,在京城扫墓,不限天数,到外地扫墓,可根据年限请假。盛唐以后扫墓成为寒食节最重要的风俗,诗歌中有关寒食扫墓的内容渐渐增多。如郭郧《寒食寄李补阙》写家家扫墓的风俗:“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万井闾阎皆禁火,九原松柏自生烟。”由于清明寒食合一,宋以后扫墓渐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此外,寒食和清明还有彩绳、斗鸡等不少娱乐活动。五代花蕊夫人《宫词中》写过“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以及“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的游戏。白居易“彩绳芳树长如旧”和张籍“绿杨枝上五丝绳”都提到“彩绳”,据刘言史《观绳伎》诗,可知这是一种空中走绳索的杂技,也是唐玄宗时代遗留下来的戏乐。

唐代重视清明和寒食的核心精神是提倡“百行以孝为先”,放假及各种民俗活动扩大了孝义在民间的影响力,体现了儒家以励行教化和移风易俗为治国之本的理念。扫墓是追思先人、敦睦亲族的形式,从今天来看,这种风俗不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而且可以唤起共同的民族情感,提高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值得自豪的瑰宝,其中的清明节描写将千年之前的文化风景鲜活地展现在今人面前,使我们走近了那个时代,也更亲切地理解了节日的渊源和传统的内涵。因此,在清明节,带孩子读读唐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葛晓音 清明 读唐诗 孩子 踏青郊游 改火 游乐活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