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王超:清明,和孩子聊聊死亡

2016年04月06日 09:38 | 作者:王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我们的文化里,死亡一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其深层的原因是内心的恐惧:一方面,我们害怕死亡本身;另一方面,我们文化中对待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增加了死亡的神秘色彩以及人们的恐惧心理。实际上,克服恐惧的方法,是尽管我们感觉到痛苦、感觉到害怕,但仍去勇敢面对。直至三年前参加了我公公的全程葬礼,我才减缓了对死亡莫名的恐惧。

那种恐惧源于成长的过程中,亲历亲人去世时,成人是悲伤而沉默的,很少会认真地给小孩子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正因为此,在孩子的眼里,死亡是神秘而恐惧的事情。其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落、死亡。如何看待死亡,如何面对死亡是我们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而且,死亡、分别、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应把它们屏蔽在真实的生活之外,更不能剥夺孩子在各种经历中负面情绪的体验。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死亡,是帮助孩子学会面对离别的痛苦、内心的恐惧。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不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需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故事解释死亡,绘本无疑是死亡教育的最佳载体。我公公离世时女儿正值四岁,对死亡的概念懵懵懂懂,那天她到幼儿园后特别开心地对老师说:“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爷爷去世了!”放学后,老师甚是惊讶地和我描述了女儿的话,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她那样表述的原因:有一阵女儿睡前经常让我给她读《爷爷变成了幽灵》那本书,她惊叹于书里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可以穿墙,所以当她得知爷爷去世的第一反应是“我的爷爷也拥有神奇的能力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会和我讨论生与死的问题,比如:妈妈,你会死吗?她会捧着我的照片说:“妈妈,我太喜欢你了,你要是死了我就得天天看这张照片,要不我该想死你了。”随着女儿慢慢长大,她一点点明白,“死亡”意味着分别、离去,意味着再也见不到,也逐渐地体会到思念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清明节,我们不妨坐下来和孩子谈谈死亡,聊聊逝去的亲人生前点滴以及家族的故事,让孩子体会亲情的温暖以及对长辈的思念,渐渐淡去对死亡的恐惧。利用这一契机对孩子开展死亡教育,其本质是生命教育: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价值在何处,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探索。

生命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我们对每一个生命发自内心的尊重。对于一个人最大的尊重,是给予真正的爱与尊重,让他成为自己,拥有去爱去尊重他人的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天真的孩童式的爱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真爱中滋养长大,他自然会拥有爱的能力,会珍视自己及世间万物的生命,会不遗余力地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所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生命教育不仅是对人的生命教育,也包括对动物、植物的生命教育,对生命及自然的敬畏是生命教育中重要的一课。因此,清明节或春暖花开时节,老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们组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播种如何照顾一株植物,近距离地观察一粒种子从破土发芽到长高长大,见证植物的生长和逝去,真正体会生命的过程。在植物的生命结束后,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枯萎的花、干枯的树枝、被修剪下的枝叶……经过加工,用心布置,会成为教室或房间内一抹清新自然的风景。

我们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饲养小宠物的机会,孩子们体验饲养乐趣的同时承担起照顾小生命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经历自己心爱的小宠物死亡的那一刻,这同样是孩子接触、了解死亡的机会。曾经,在我们幼儿园花园班养的两条金鱼死掉了,孩子们伤心极了。老师带着孩子们把金鱼装到水桶里拎到公园,给金鱼举行了一场葬礼。在小树下挖了两个小坑,把金鱼埋在里面。有的孩子说:“金鱼好可怜啊,它会渴的。”孩子们又给坟墓上浇了些水,还有的孩子捡了几根树枝插到坟墓上。大家郑重地行了注目礼,道了声“小鱼安息吧”,送走了曾经给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两个小生命。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而这正是死亡教育或生命教育的意义。

(作者系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博士、彩虹小镇幼儿园创始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超 清明 孩子 死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