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曹健:完善医疗行业市场化仍需坚守医院公益性

2016年05月06日 15:18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近日,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从事件本身来看,涉事的百度、武警二院、莆田系均需承担相关责任,但将这一事件放置于医疗行业大背景之下,其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指向了目前扭曲的医疗市场化。

魏则西事件的发生、莆田系的乱象,并不是说明医疗行业不能进行市场化,而是恰恰证明了中国目前医疗行业的市场化仍不完善,即医疗行业的要素已经市场化,但是在人事制度、医院管理、服务与商品定价等方面并没有实现市场化,公平良性的医疗市场竞争格局远未形成。这也要求,我们应当从根本上理顺现在的医改思路。

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医疗启动市场化改革,对医疗机构开始尝试“企业化管理,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医院实行“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这让以往极度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立医院产生了不适应。

有数据显示,1978年以前,公立医院超过50%的收入来自财政补贴,上世纪80年代后,医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运营权,但来自政府的补贴也越来越少。1980年,政府补贴占医院收入的比重为30%,1987年降到19%,到90年代末,补贴比例进一步降至6%。

在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营情况普遍比较困难,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各地没办法拿出那么多的资金支持医院发展,只能给医院一些优惠政策,让医院自身去实现创收。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要谋发展的同时,也为了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确实需要进行扩张,但这种发展只能靠自己,由此衍生出了一些畸形的发展策略,在这条错误的发展道路上,一些公立医院开始越走越远。

在这些畸形的发展策略中,就包括此次魏则西事件中的公立医院“科室外包”。

而事实上,早在2000年,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投资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科室’、‘病区’、‘项目’。”

这种“科室外包”正是医疗机构逐利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顺医改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理顺不同医疗机构的定位。

国家也一再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所以就应当让公立医院改为彻底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就医公平。但是,让政府独自办好所有公立医院又不现实,因此必须做到抓大放小。

在做好基础医疗兜底的基础上,一部分医疗市场仍然要放开。比如一些中高端医疗、特需医疗,则可以按市场化定价的方式来提供差别化的医疗服务。并且,对于这些市场化力量,既要加强行业自律,还要进行严格的准入限制及监管。

其次,要对医疗机构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例如,针对目前一些医院大肆投放广告的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约束。目前,政府对于医疗广告只有监管真伪的权力,却没有对医院广告具体投放数量的限制,特别是非营利医疗机构的广告投放量,应该制定相关规制进行约束,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充分考虑非营利性组织机构的存在宗旨,要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每年的广告投入,不得超过该机构当年总收入的1%~2%。


B98E6D59B12BE36939DBFA663A97AB4B

曹健


(作者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曹健 魏则西事件 医疗行业市场化 医院公益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