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曹雪芹与“一拳石”

2016年05月13日 14:48 | 来源:中国商报
分享到: 

在香山公园阆风亭下,有石曰“一拳石”,背有乾隆御制诗《春望》二首。

我十数年来都在关注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及其传记材料,并与抄录者孔祥泽老先生成为了忘年之交。我也曾多次到香山阆风亭,却始终没有看到过“一拳石”。孔老曾对我说,他曾与曹雪芹研究会的同志考察过此石,他告知此石应在阆风亭下,并且脱口背诵出乾隆御制诗《春望》二首,并为我写下了此二首诗,时间是2009年4月14日。


1449222770959


2324138882700411075


6597342445541677886


张宝章、严宽先生撰写的《曹雪芹在香山》一书中,也提到该石在阆风亭下。2009年6月22日,我与夫人特意去香山十八盘,在一老者的指点下终于找到了,原来此处为盘山道,我们多次因抄近路而与此石无缘。从盘山道的方向看,该石并没有特别之处,“一拳石”字体镌刻得也不大,因而从此石旁经过,不仔细观察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它。

张宝章先生题签送给我的《曹雪芹与香山》一书,有《一拳石和仙掌石》一文,这是我看到的惟一一篇记载曹雪芹与“一拳石”的文章。书中认为:“为什么叫一拳石呢?乾隆怕人们不懂,就又写了一首题目叫《春望》的诗,让人刻在一拳石的背面。这首诗说‘烟景不胜赏,春山渐可登。谁知初试步,却是最高层’。这是表白他少年得志,当了皇帝,掌握了全国的最高权力。那块仙掌石,平常都叫它仙人掌。这五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仙人掌权’的意思。”接着,两位作者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为飨读者,引缀如下:“有一天,曹雪芹和一位朋友爬香山,在阆风亭下看见了一拳石和仙掌石。朋友对他说:有些人光会捧场,说他是一个仙人一样的皇帝(乾隆),讲政绩他天下太平,讲才学他书画齐名,讲享受他锦衣玉食,讲人伦他子孙满堂……,听说他还自称是‘十全老翁’呢!曹雪芹听了朋友的话,望一望四周,小声说:‘一拳石,十不全;仙人掌,一顽石!碧云寺罗汉堂里有一位十不全和尚,你见过吗?他当他的仙人,我做我的顽石,能把我怎样?朋友听了雪芹的话,吓了一跳!他敢骂皇上是‘十不全’,那不是忘义,就是不仁,是个缺少德行的人。说起碧云寺里那个泥塑的十不全和尚,那是又瞎又聋又瘸又哑,四肢五官没有一处毛病!至于曹雪芹自比顽石,那个朋友就更清楚了。雪芹爱赏石,爱画石,爱写石,连《石头记》里的贾宝玉也是‘幻形入世’的一块顽石哩!”

张宝章、严宽先生写的这则故事虽是传说,但二位是在对曹雪芹真挚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我们看看曹雪芹居住过的香山地区,不少景物在他所著的《石头记》里都有相应的出处,亦即有真实的景物为素材——樱桃沟水源头的元宝石,不是真的宝石,寓意假(贾)宝玉;樱桃沟下边的河滩里的黛石寓意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悲剧人生;“石上松”寓意着“木石前盟”之说,我认为也绝非没有可能。

曹雪芹在看清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丑陋与肮脏以后,常常在醉后绘石,以舒其胸中不平之气。他不仅绘石,还经常以顽石自拟,如脂砚斋在《石头记》第一回“无才补天,幻形入世”句旁朱批云:“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又如在《石头记》第五回第一支《红楼梦·引子》中“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句旁朱批云:“非作者为谁?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头耳’!”另外,甲戌本在“乃石头耳”句下,有一墨笔批语道:“石头即作者耳。”这些都说明曹雪芹“以石自拟”,以顽石自居,与封建势力势不两立的信念与决心。

孔祥泽老先生曾告诉我,《废艺斋集稿》的每册书(共八册)上都盖了两枚同样的图章。一个是“画外人顽”,圆形、阳文;另一个是“燕市酒徒”,方形、阴文。孔老谈到两枚印章,都有不同形式的损坏,“燕市酒徒”一章四边有三面刻的是字,一面刻的是画,伤残比“画外人顽”更甚;“燕市”实为引申“厌世”之意,虽然表面上看有消极的一面,实则是厌恶当时的“世”。在曹雪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虽然生活遭遇困苦,以至于“举家食粥”、“鬻画沽酒”,但是他依然积极创作《石头记》,并且尽己所能,帮助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为他们撰写《废艺斋集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晚年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

“一拳石”现在依然矗立在阆风亭下,“十全老人”似乎已被人们淡忘,在人们的心目中,曹雪芹“顽石”的形象似乎永远立于天地间。

编辑:陈佳

关键词:曹雪芹 “一拳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