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央美毕业季:用作品“发声”

2016年06月03日 09:15 | 作者:张婷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1200余件作品让校园变身“大美术馆”——

设计学院毕业生钱璐将创作聚焦《本草纲目》

设计学院毕业生钱璐将创作聚焦《本草纲目》

打通壁垒,集体“发声”

68只“羊儿”在美术馆门前的草坪上,有的闷头吃草,有的母子相依,全都“萌萌哒” ;美术馆西边的水池旁边,一位高达4米的“胖姑娘”身穿淡橙色舞衣,弯腰致意的样子温暖且有喜感;美术馆里,排风口、墙角、二层到三层通道的白色墙面上,投射着长长一排行走的微小人影,仔细一瞧,他们有的背着大包、有的领着孩子,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一部儿童剧《羚羊号历险记》 ……随时随地与作品“相遇” ,正是中央美术学院2016毕业季活动的举办初衷。今年的主题是“发生·发声” ,率先登场的1200余件作品来自近日正式挂牌的“研究生院”的376名2016届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借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实验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不同媒介“发声” ,将校园变身“大美术馆” 。

几年前,毕业生作品展有“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的怪现象;对此,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坦言:“过去大家的评价的确是这样,这跟早些年扩大招生有关。但从近两年开始,情况已经反转过来了,而且整体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具体就今年的毕业作品而言,他指出,创作的专业属性在淡化,更多地呈现出跨界的实验性:例如版画系的学生同时也会尝试国油雕壁这些传统技艺,或融入科技等其他元素。“这一点是未来中国乃至全世界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与此次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研究生院有一定的关系。 ”苏新平说,“优秀毕业作品的特质,首先是完成度,这不光是指作品本身是否面面俱到,更要看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其次是独特性,因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怎样的作品才能在艺术史上被书写,核心的问题是要看思想上、创作语言上是否足够独特” 。

独立体察生活,突破艺术惯性

许载舟的油画《开往苹果园》 ,描绘地铁车厢中戴着硕大黑色口罩、低头看手机的白领;郑巧思的油画《花朵儿1 》 ,成排站好的学舞小姑娘身穿粉色的裙子,个个脸上却都捂着已从白变灰的口罩……身处现代都市,以智能手机带来的生活之变、雾霾、归途等主题入画早已不鲜见,但再细看看, 《开往苹果园》中完全分辨不出表情的“低头族”与她身后广告上幸福甜蜜的俊俏男女,形成了别有意味的对比; 《花朵儿1 》里,小姑娘们身后的背景是一幅传统山水画,给恼人的雾霾平添了几分诗意朦胧。

成长与思乡,亦是毕业展的关键词,而创作手法兼具传统与现代,以及跨界的频频出现,则具体印证了苏新平的总结。

壁画系牡丹的《牧》 ,以画笔引观者向她念念不忘的家乡,“2000年,我离开额济纳到城市生活,转眼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无垠的戈壁永远是我心头的最爱,因为童年、少年时的所有记忆都关于那里。 ”牡丹告诉记者,记忆忽远忽近,但只要拿起笔画下羊群、骆驼、胡杨林,她就能重拾往日的一片静谧。

“2008年,母亲在家乡兰州开始经营一家招待所,地处市中心,总共有28间客房。在这里,每天都会有各种人入住,于是便有了他们的夜晚和故事。五年后,因租金上涨,三和招待所停止营业。创作截取所见记忆,用视觉表达所想,关于欲望与生存的疑问及思考。 ”刘攀如此阐释他的毕业作品,以《三和招待所》为主题,他创作了32幅绘画和一件影像作品,并包办了影像中的原创音乐——绘画的色彩、影像的黑白与电子音乐节奏的迷幻中,人们或许会对房间里的故事展开“脑补” ,或许会疑惑:这还是记忆中的家乡吗?

作者以作品“发声” ,观者也需多一份耐心的静听。最初面对方列丰的《生长的家》 ——一间小展室的墙面上,贴着一个月间他每天拍摄的自己的指甲——忍不住想感慨一句“真不愧是搞实验艺术的” ,但一张张照片连续地看下来,指甲上方尖尖的部分像是家的屋顶;十指连心,随着指甲地生长,侧面不时出现的破口又让人跟着揪心。“从18岁开始,因为父母关系不好,加上我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导致跟父亲的冲突,就跑到了很远的地方上学,从那以后,每年回家的次数少得可怜。在少不更事的年纪,离家对我来说是一种逃脱,而现在家却成了我最在意、最渴望、最魂牵梦萦的精神场所。 ”方列丰告诉记者, 2015年夏天,他有了在指甲上长出一个“家”的想法:先雕刻出屋顶,随着指甲慢慢生长,逐渐形成整个家的造型。指甲的脆弱、生长的缓慢和维护它的艰难,正好反映了自己多年漂泊的心境和对家的渴望。这个想法一直搁置,因为始终没有做好准备面对它带来的“麻烦” —— “我一直处在‘做艺术’的思维惯性中,直到今年4月,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导师宋冬,他鼓励我去表达;是他让我意识到,应该抛开‘艺术’的概念,用心体会和反思自己的问题。指甲上的‘家’ ,脆弱而不易维护,这一个多月来很多人建议我去考察民间护甲方法,我却不这么看——家就是这样的,不像期待中的那么美,甚至是千疮百孔的,但仍然让我们深爱、让我们用尽一切力量去维护。未来,我也会一直把这个‘家’带在身上,更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看到,虽然实验艺术的表现方法他们未必懂得,但这份心,他们一定会懂。 ”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央美毕业季 校园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