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故宫修缮 大国工匠

2016年06月07日 08:46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编者按

5月19日,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发言之前的一段“题外话”连同他代表的故宫老工匠们向俞正声主席鞠躬之举引发热议。

故宫,保护,工匠,传承,这个时代注定回避不了的几个话题。

在北京这座中国最繁忙的都市中,故宫就像一道天然屏障,隔绝了滚滚红尘中的喧嚣。一道宫门,两重世界。在这里,文物的修缮修复还是师徒制的,父传子、师授徒,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一代代默默付出,延续着古老的传统。那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技艺让我们重新看到历史。当我们走近这些有着平静心的故宫匠人,能感觉到他们手中的每件工具都饱含着传承的温度,我们想知道,谁在守护着故宫?故宫又因何在传承?

故宫角楼 摄影:记者贾宁

故宫角楼 摄影:记者贾宁

B20160607001-zx3

“故宫十老”

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已经半年多了,李永革忙碌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缓。修了几十年故宫,除了紫禁城,他再没心思琢磨别的。培训、授课、担任评委,年过花甲的他现在负责古建修缮技艺的传承,殚精竭虑却乐此不疲。

故宫隆宗门对面的一处简陋小院——故宫修缮技艺部所在。如果时光倒流二三百年,这里可是大名鼎鼎的内务府造办处。清朝鼎盛时期,造办处下设24个工坊,能工巧匠集聚往来。现在的修缮技艺部保持了它在功能上的延续。

李永革过半的人生时光留在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

1975年,20岁的李永革从部队转业。放弃了北京西城区武装部的工作,他到故宫当了一名木匠学徒。

从最基本的画线、打样、接卯学起,李永革拼命找资料抄书,晚上骑自行车到师傅家去请教,故宫的老师傅们也对这个“哪儿高上哪儿”、“什么活儿重干什么”的小伙子格外看重。戴季秋、赵崇茂两位古建营造行里的名人更是将一辈子的本事倾囊相授。

师傅栽培、自己用心,李永革的木工活儿在同辈人里数一数二。

29岁那年,李永革直接从工人被提拔为修缮技艺部的前身———故宫古建工程队队长。2012年底,李永革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传承人”。

从历史文化渊源来说,古建的营造技法要比昆曲和京剧早得多。仅从宋代颁布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算起,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故宫这一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无疑是中国官式建筑的巅峰,更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它得以完整保持600年原貌,正是因为有一套程序严整、技法精细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存在,还有延续和传承这套技艺的几十代工匠艺人。

“但在历史中,古建筑营造技艺并不受重视,由于掌握技艺的匠人文化很低,著书立说者寥寥。工匠们大多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技艺流传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讲述仿佛将记者拉回到几百年前的那段时空。

明代工匠被严格的匠籍制度约束,这些匠人被严格编制管理,匠户不许脱籍,并要求匠户世代为匠,以保证工匠的数量及技艺的传承。

清顺治二年(1645)匠籍制度废除。但清廷对紫禁城的维护、修缮、改建、重建等工程开展得十分频繁,仍需要大量的工匠。除隶属清政府各局少数的工匠外,大多数是通过雇佣的方式,挑选全国优秀的工匠为其工作。

纵观明清两代,工匠都有相对稳定的方式和组成服务于紫禁城,他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承担起了传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责任。

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几十年里,故宫被抛入革命与战争的纷乱中,没有得到妥善维护。昔日的紫禁城一度人去楼空、疏于管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也随着匠人的流失散落民间。直至新中国成立,故宫才重新建立古建筑修缮队伍,重拾失落已久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

广发英雄帖后,故宫博物院从民间找到包括在古建八大作“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糊”中各怀绝技的10位工匠,即为后人熟识的“故宫十老”。随同这些顶尖师傅们共同进入故宫的还有他们的徒弟。在历时5年的修缮中,师傅的技艺也传给了徒弟。

戴季秋、赵崇茂这些当年跟着“十老”进入故宫的工匠也已经淬炼出了真功夫,在那一次大修时,他们干得风生水起,并在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大修中挑起了大梁。李永革将自己的师傅辈们称为“修故宫的第二代工匠”,而他自己和同辈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修缮技艺的传承谱系中便成了“第三代”。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故宫 保护 工匠 传承 故宫十老 八大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