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从两千多年前走来——端午启示录

2016年06月08日 21:3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题:从两千多年前走来——端午启示录

新华社记者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吃粽子,系五彩,挂香包,龙舟下水喜洋洋——一根根象征吉祥的五彩绳,从大人的心底揉缠到孩子的手腕;一首首趣味各异的童谣,在传承唱响……

“端午”,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背后是共同的文化血脉传承与炙热的家国情怀,正更加血肉丰满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舌尖上的端午”——万水千山“粽”是情

对台湾女孩唐千雅来说,虽然远离家乡,却依然觉得家就在身边。今年端午节,她的母亲带着外婆亲手做的粽子,和她一起过节。

三年前,这个“90后”的姑娘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念书,宿舍里,天南海北的四个姑娘聊起了端午习俗,发现一切都很相似。

两岸同根、文化同源,共通的端午习俗,让四个年轻人走得更近。“不同地方的人,因为同样的文化习俗在一起,感觉很神奇也很温暖。”唐千雅说,在端午文化里,粽子里裹的是甜蜜、富足和团圆,还意味着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对湖南汨罗桃林寺镇的姑娘周圆来说,是个特别期待的日子:出嫁的大姐,又可以同她和妹妹团聚。“小时候过端午节,我们三人都会到汨罗江边,一边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一边看端午大戏,幸福极了!现在每年端午,姐姐会回娘家,我们一起看龙舟比赛,一起和妈妈包粽子,享受温暖的亲情。”

粽子里包裹着母亲的“味道”,红豆糯米粽成为周圆期待端午节的重要原因。周圆说,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与买的迥然不同,吃到嘴里别有一番滋味。

与南方粽子不同,陕西人的粽子里一般包糯米、红枣和花生,吃的时候还要粘上蜂蜜,而油糕则是老人送给孩子的端午礼物,含有甜蜜团圆节节走高之意。

陕西籍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兆雷说:“各地都有端午插艾草的习惯,陕西这边除了艾蒿还要插上石榴花,以期盼家族多子多福、团结和睦。”

尽管各地端午节的习俗不尽相同,端午节的背后所承袭的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却是相同的。

“一个粽子,饱含着和和美美的深情;一艇龙舟,蕴涵着拼搏向上的精神。这些点点滴滴的传统文化,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安身之所、力量之源。”王兆雷说。

汨罗江上的诗——写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

汨罗河畔,57岁的许桂生正在制作竞赛龙舟,今年他已经制作了120多条龙舟。

2009年,以汨罗江畔、屈原故里秭归、苏州端午习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让和龙舟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的许桂生,打心眼里高兴。

2012年,许氏龙舟制造技艺入选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成为许氏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至今他已经培养了十几位徒弟。

“我希望龙舟制造技艺一直传承下去,我们传承的不仅是龙舟文化,更是子子孙孙对祖辈的感情。”许桂生说。

汨罗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宁荒一年田,不荒端午船”。对于当地群众来说,自发参与到龙舟赛和文艺汇演中来,是他们的一年中的头等大事。

记者在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看到,来自汨罗的民间新民乐表演、古典舞蹈表演、器乐表演、长乐抬阁故事会《龙灯故事闹端午》等节目别有风味,由于演戏的是群众,看戏的是老乡,引得一片叫好。

作为汨罗文化、民俗的载体,端午节与汨罗江、屈原、屈子祠紧连为一体,并派生出包粽子、祭屈(龙)、雕龙头、赛龙舟、插菖挂艾等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

汨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海燕说,民间龙舟赛是汨罗市的传统民俗活动,弘扬龙舟竞渡的团结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汨罗端午文化。

在“年小端午大”的湖北秭归,整个五月都飘满粽子和艾叶的清香,寄托着对屈原的无限追思。

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末魏晋,兴盛于唐,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吃盐蛋和粑粑、稻场娱乐、划龙舟、办诗会……这些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屈原与端午文化已根植于民间。”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局长王罡说,秭归成立屈原文化研究会,整理屈原文化史料;组建秭归龙舟协会,能在江上竞渡者成千上万;成立民间诗社20余个,发展社员千余人。

龙舟赛在秭归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屈原五月初五投江的消息传到秭归,屈幺姑儿悲伤不已,便划起小舟,沿江招魂,泣血而歌,乡亲百姓也很感伤,纷纷操舟,随她一道为屈原游江招魂……

如今,国际龙舟联合会以中文为其官方语言,屈原像则是其主要标志,中国龙舟正向世界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

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屈原研究会会长蔡靖泉教授认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为主题,通过吃粽子、龙舟竞渡等相关活动,赞颂屈原爱国爱民、追求九州统一、向往天下光明的理想。这种思想促进了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国家的统一富强。

舌尖到心灵——彰显民族精神

1940年的端午节,中国抗战正进入艰苦卓绝之时,在著名作家老舍等人的倡议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举行诗歌朗诵会,并宣布“中国诗人节”诞生,宣称:“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从传承民俗活动,到传承精神意志,端午节早已成为中国人心底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

当龙舟鼓响起,广州石楼镇石二村的年轻人会放下电脑手机,戴上龙船帽,不顾烈日暴晒,执浆划舟,再现自农耕文明沿袭下来的龙舟习俗。

现代作家沈从文曾写道:大江以南,凡是有河流可通船舶处,无论大城小市,端午必照例举行赛龙舟,这是一种民族基因。

南粤龙舟活动从来就欢迎小孩子参与,俗称“细路扒”。石二村22岁的龙舟手陈浩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就是在一年年的“细路扒”磨砺中成为一名出色的龙舟手。

“自小父亲就带我参加‘细路扒’,划龙舟时全村兄弟听着鼓点,看着旗语,心往一处、劲往一处,那感觉像和全村人站在一起并肩作战,特别有荣誉感和归属感。”他说,“细路扒”的传统使龙舟活动代代传承,龙舟竞渡所凝聚的乡情族情,也由此在年轻人心中悄然生根。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说,通过龙舟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不但传得远,还传得久、传得好。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回到“我们自己的龙舟上”。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陈竟,从1993年开始在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民俗文化艺术课”。二十余年间选修这门课的中外大学生达一万多人,传统在年轻学生的心目中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民俗专家、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道出其中的秘密。他说,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从来就不是单纯满足感官的节日,而是一个个加载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时间点。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中华文化的复兴。”陈竟认为,过端午节,我们不仅要体验民俗活动,更要从灵魂深处重温大义凛然、忧国忧民、爱国爱家的端午精神。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端午 粽子 龙舟 屈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