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2016春拍佛教艺术,TOP10背后的市场转向

2016年06月16日 15:47 | 作者:王歌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 

导言:2016春拍临近尾声,全国多地均已落幕,仅上海、杭州等尚有余烟。盘点各艺术板块,瓷杂大项中佛教艺术承接上扬走势,继续演绎抢眼行情。该板块自2012年异军突起以来,几乎每季都有冒出拔尖拍品,给调整期的市场带来一些生气。至2015年春季,其走势温和了许多,成交总额未见明显突破,似有歇息和调整的意味,但总成交率却稳中有升。2016春季佛教艺术拍卖数据尽早出炉,以便对该板块未来趋势窥测一二。


QQ图片20160616154358


2016春拍佛教艺术TOP10 (截至2016年6月15日 不含海外拍卖数据)


2015年佛教艺术TOP10 ( 不含海外拍卖数据)


2014年佛教艺术TOP10 ( 不含海外拍卖数据)


继续领跑杂项板块 渐入平台期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自2012年起进入调整期,在中国书画、瓷器玉器等主流板块出现程度不同地萎缩情势下,佛像艺术逆势呈现上涨行情。翰海佛教艺术部负责人一西平措认为:“佛教艺术的这轮行情主要从12年底(秋拍)开始,13年首博曾做了一个‘佛韵’展览,这个展览很重要,使得大众对于佛教艺术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人们熟悉的往往是宫廷造像,13年之后,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除了宫廷造像以外,还有其他地区风格的造像也很重要。所以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开始不同以往。所以我认为这轮上涨还是非常理性和非常自然的。”11年至12年,大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拍行设佛教艺术专场,到如今几乎大大小小的拍行都在着力挖掘这一板块。一二级市场的合力,加上博物馆以及各学术层面的共推,无疑是佛教艺术在市场上获得大大提升的主因。

2008-2015春拍佛教艺术走势

纵观近几年数据:佛教艺术的总成交额从2012年春季的不到两亿元,已经上涨到2015年春的近8亿元。2013年末,先是香港苏富比以2.36亿港元拍出永乐铜鎏金释迦摩尼像,创佛造像世界拍卖纪录;2014年末,上海藏家刘益谦在香港以 3.1 亿元天价入手明永乐唐卡引舆论哗然。明星拍品对整个板块的带动效应也为市场所瞩目。纽约佳士得于2015 春季亚洲艺术周上推出“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其中57 件佛教艺术拍品取得了 6110.75 万美元的佳绩,成交率 100%; 紧接着中国嘉德在当年春拍的佛造像专场——“圣域庄严—金铜佛造像”上,近 150 件拍品获 4189.1 万元,成交率高达92%。2015年岁末, 香港佳士得让“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释迦牟尼佛立像”以 8,020 万港元的成交刷新尼泊尔造像的视界记录。同年秋天,北京保利迎来十周年志庆。“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speelman 密藏梵像聚珍”摘得白手套,总成交额达 1.9 亿元。其中,“十四世纪释迦牟尼” 以估价待询形式呈现,成交价高达 1.035 亿元人民币,成为近年来内地古董艺术品唯一过亿拍品。

国内主要佛教艺术专场成交一览

2016年佛教艺术的成交情况又会怎样呢?今年春季就不完全统计共上拍佛教艺术作品3000多件(不含海外的上拍量)。最高价为北京保利推出的明宣德观世音菩萨,4830万获得换手。虽然没有过5000万,但过千万的作品计有14件。相较15年和14年成交前十的榜单不难看出,今年春季在佛教艺术成交上并未有明显的突破。远方拍卖董事长郭贤认为:“总体来说,佛教艺术品的收藏市场还是比较健康良性地在发展。佛教艺术品在拍卖市场里是单纯的收藏艺术品,放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里来说,又是具有精神信仰内在的宗教艺术品,这是佛教艺术品同其他收藏门类的显著区别。欣赏佛教艺术品,不仅是从工艺审美的角度,还要从宗教信仰,包括精神上的高度融合等方面去欣赏。由于佛教艺术品的市场一直没有出现过‘暴炒’的情况,因此就市场而言还是非常理性的。今年春拍没有明显突破,主要也是因为缺乏有冲击力的货品,对于普通作品而言,确实开始进入平台调整期,但是较为特殊的上师类造像还是有不错的成交,总体成交率也是可观的。”一西平措也认为:“如果说整个佛教艺术有20年的成长上涨期,现在出现一个波段性的调整也是正常的。随着大家对佛教艺术的认知的不断加深,未来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古董艺术品经济人Y君认为:“这轮佛教艺术市场的行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上一轮行情中,其他板块已经很高,而恰巧佛教艺术是一个空白期。加上佛教艺术分类广,有一定的量,也便于资金运作。同时,市场好的时候容易出现良性循环,市场越好就越有好货出现,而精品的高价成交亦有利于刺激市场。从今年的成交来看,精品仍然有不错的成交,普通作品开始调整,这已经和整个艺术市场的大趋势趋同了。”

明宣德 观世音菩萨 4830万元 北京保利

清雍正绿度母 3795万成交 北京保利

市场转从海外到国内

人们确记得,在2006-2008年期间,佛教艺术也曾有过一轮市场爆发期。一西平措称:“本轮行情与之前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理性了很多。06年的时候,大多是出于投机心理。而本轮行情更多是藏家在调配资源、更新换代,出手一些自己之前重复的东西,并购买一些稀缺的作品。所以我觉得第一轮是投机,第二轮便是成长期。如果从个人把玩、商业投资、机构专业艺术品投资管理、企业办博物馆、信徒宗教信仰供奉等几个阶梯来划分佛像收藏阶段的话,目前的佛像收藏处于商业投资与专业艺术品投资管理阶段之间,还处于从个人投资向机构投资的起步阶段。”本轮行情显示,藏家/投资者已经对佛教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实现了向两个方向转化或过渡。

首先,佛教艺术,尤其是藏传系的佛教艺术,一直来以获得西方青睐为主。不少国际性的艺术基金,除了豪掷印象派、战后艺术以外,也会关注佛造像艺术。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具备“国际接盘能力”且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板块。因此佛教艺术品长期以来表现为内冷外热。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曾说:“海外的佛教艺术品拍卖目前领先于国内市场,无论从拍品的质量上、还是市场的关注度上,国内跟海外市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国内拍卖可能往往都是海外拍过的,拿到国内来赚一点差价,对市场的号召力就没有那么大。”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国外的生货多且质量高,往往是创高价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这轮行情的持续上升,这一内冷外热的现象也在悄然扭转。细查2014年至今的Top10榜单,在未加上纽约、伦敦的拍卖数据情况下,14年境外佛教艺术品成交不仅占据五成,还包揽前四。而展望今春成绩单,过千万的作品近9成都是在国内成交的。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佛像法器部经理柏漫林在去年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曾给出一组数据:“2006 年国际佛教艺术拍卖主要市场成交额 6.18 亿元人民币,2013 年成交额为 9.5 亿元人民币。而2006 年国内佛教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仅为 1.23 亿元人民币,2013 年为 4.42 亿元人民币。2006 年—2013 年,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 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 259%,这期间,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 20% 增长至 47%。此组数据统计来源于佳士德伦敦、香港、纽约,苏富比伦敦、香港、纽约,以及国内的嘉德、保利、匡时、翰海。”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市场在佛教艺术拍卖的份额获得大幅度提升。业内人士预计,因为国外尤其是欧洲还存在大量生货,导致海外市场还占有很大比重,但是购买力量终究在国内,所以随着本轮行情的上涨,促使越来越多的东西得到回归。市场“东归”已然成为必然的趋势。

  

十五世纪 铜鎏金无量寿佛 2817.5万成交 北京匡时

帕拉11世纪 双色铜合铸释迦牟尼成道像 2530万元 中国嘉德

从永乐造像到犍陀罗审美更加多元化

本轮行情的另一大转变便是藏传佛教开始受到更多重视。郭贤表示:“06年的行情更多的拉动来自汉传造像,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更多的买家开始注意到了藏传造像和中古时期的造像。这是一个好的转变。”

收藏市场中的佛教艺术品按照流派大致可分为中原、藏传及印度/喜马拉雅地区三个主要门类。因为相对历史较晚、存世作品相对较多、研究著录的资料比较丰富,加之其中不少属于宫廷御制,华贵之气令一些明清佛教艺术品最先成为国内外佛像拍卖会的重要品种。 从前两年Top10榜单中不难看出:2014年几乎全是汉传的作品,其中永乐时期占了绝大多数。但到了15年有了明显地转变,无论是纽约、伦敦的亚洲艺术周,还是香港、国内的拍卖会,藏传造像可谓是一路火热。果不其然,2015年佛教艺术Top10榜单上,藏传及早期造像明显增多,本季依然延续这一趋势,藏传造像占据前十中的七席。

这一审美上的转变一方面得益于国内佛教艺术爱好者对于该领域的深度挖掘,加上博物馆等学术机构在认知上的推动。另外一方面,由于汉传造像在06-08年行情中已经被推向高位,使得藏传造像价值洼地被业界发掘。古董经纪人梁晓新认为:“这是在机构和拍卖公司的共同推介之下开始流行起来的,因为大家已经知道佛像的拍卖经过多年,口味一直比较单一地集中在明清皇家造像上。拍卖公司已日益感到货源比较紧张,于是便去开发新的品类,而且在价值上也是洼地。”记者了解到,与汉传宫廷造像不同的是,藏传造像更多地受到欧美人士的青睐。由于近两年出国的藏家越来越多,深切感受到国外大古董商、收藏家更看重藏传、印度等地造像艺术,潜移默化下,中国古董商和买家的审美意趣在改变,并向多元化发展。

一西平措相信:“今年的特征很明显——延续去年我们对上师造像的主推。在市场上能明显看到,那些个性化突出的上师类造像有大幅度地提升。然而对于早期的造像(12世纪以前的),虽然市场比以前有了提升,但是有碍于认知度不够,其价值还未得到完全的显现。”

编辑:陈佳

关键词:2016春拍 佛教艺术 TOP10背后 市场转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