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别让地名“复古”变成瞎折腾

2016年06月17日 09:43 | 作者:张枫逸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借传统文化、借依傍古人等进行“复古改名”的现象。例如,贵州遵义县改为播州区、水城县欲改为“夜郎市” ,琅琊山“会峰阁”则在古装电视剧《琅琊榜》热播后悄然更名“琅琊阁” ,一些地方更是为了“西门庆故里”之名争得“面红耳赤” 。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期间,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的理解不够正确,甚至轻易乱改地名,“贪大、媚洋、求怪” ,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丢了传统,断了文脉。实际上,与这种“土地名”披“洋马甲”的现象相比,时下一些地方刮起的“复古风” ,同样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

笔者以为,作为一定空间范围的标志,地名应该具有稳定性。保持一个地名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保存地方文化的稳定性,让乡愁有一个落脚点。在美国,美国地名委员会会尽可能阻止修改地名,除非这种修改“非常有必要” 。而我国的《地名管理条例》第三条也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在现实中,更改地名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到文件政策小到图章稿纸路牌,都要“大动干戈” 。

诚然,在历史上,一些古地名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区域的调整,很多东西早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相反,现在的地名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了新的地名文化,让人们产生了认同感。一味弃新从旧,把古地名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安在今天的地方头上,不仅显得有些草率,还很可能会变得“不伦不类” ,难以获得民众的认同。比如,对于“西安恢复长安”的提议,就有历史地理学家指出,长安作为首都而存在的历史到唐朝就已经结束了,今天西安市的行政区划范围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城,而是要大得多,况且当地人对于该地名也已经逐渐认同,在国内和国际都有了相当的认知度,这样的地名也就没有必要再改回去了。

在笔者看来,古地名及其所承载的地名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通过地名复古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续上了历史的文脉,接上了传统。复古的也许只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已,要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核也并不容易。笔者认为,如果真的重视地名文化,不如好好珍惜当下,保持现在地名的稳定,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地名文化,传承文化遗产。

此外,还应该看到,某些地方热衷于地名“复古改名” ,算的很可能不是文化账而是经济账,借几百年前的名气增加当地人气。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借古人、名人、名山大川等改名、复名,在短期看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但这种名片效应只是暂时的,从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来看,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经济政策,找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正途。与其费工夫想如何换地名,还不如静下心来练好内功。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地名 传统文化 复古改名 夜郎市 琅琊阁 西门庆故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