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吴文藻冰心在云南的执教岁月

2016年06月24日 11:34 | 作者:周惠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38年秋,吴文藻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邀请,携妻儿冰心等全家五口辗转来到昆明,受命组建云大社会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兼教授。夫妇二人由此开始了在云南两年多的执教岁月。


C20160623002-zx11_副本


吴文藻工作晚归搭马车

吴文藻冰心夫妇初到昆明时,寄寓在临近螺峰街的一处住所。冰心在《寄小读者》的一篇文章中,曾深情回忆当年的昆明:“这里天是蔚蓝的,山是碧青的,湖是湛绿的,花是绯红的。空气里充满着活跃的青春的气息……”但由于日寇飞机轰炸昆明,1938年晚秋,吴文藻、冰心举家搬到呈贡,住在距县城很近的一户农民家中。

在云大期间,吴文藻为筹备和开展社会学系的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他殚精竭虑,积极宣扬社会学应该与社会调查有机结合,一切结论必须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同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一心为社会学的中国化实践探索出一条道路来。

当时,吴文藻几经努力,申请到一笔研究基金,为自己及学生从事科研和社会调查创造了良好条件。1938年11月,他在清华、燕大时的得意门生费孝通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后,也来到云大社会学系担任教授。因为有这笔基金的支持,确保了费孝通在回国后不到半个月,就得以赴禄丰等地开展社会调查。不久,吴文藻又争取到原燕大的资助,在云大社会学系建立了社会学研究室,从此开始了系统的社会学研究工作。

吴文藻在云大社会学系工作期间非常忘我,用于教学和辅导学生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子女。平时,他在昆明备课、教书、写讲稿,每周六和节假日才回到位于呈贡的家中。

那时,吴文藻每次回家,总要到塘子巷乘坐滇越铁路小火车到呈贡洛羊火车站,然后雇用马车沿着一条山间小道回到县城。有一次,吴文藻带了书籍和煤油(用于照明)等物品,从昆明回呈贡,当他走出火车站时天色已晚,马车杳无踪影,正在发愁之际,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走过来跟他打招呼。让人惊喜的是,这位名叫杨锭的人恰好是呈贡中学初三班冰心教过的学生。最后,他将自己雇的马车转让给吴文藻教授,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吴文藻回到家,将此事告诉冰心。冰心快慰地说:“杨锭是我的学生,他这样做我并不感到意外,呈贡民风淳朴,敬老尊师蔚然成风。”

冰心题校训写校歌

冰心到了昆明后,应呈贡县立中学及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昌景光的聘请,到该校担任语文及写作课老师。不久,全家移居到三台山一处类似祠堂的小庭院里,它原为呈贡斗南村华家守坟之所,邑人称之为“华氏墓庐”。

冰心对这一寓所非常心仪,曾写下《默庐试笔》一文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她把“墓庐”的“墓”字取谐音为“默”,风趣地将寓所称为“默庐”,认为“论山之青翠,湖之涟漪,风物之醇永亲切,没有一处赶得上默庐”。冰心和吴文藻在“默庐”,经常接待从昆明来的一些学者、专家,以及慕名前来拜访的青年学生,“默庐”给冰心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和印象。

冰心在呈贡任教时,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她常以自己文学创作的经验来指导学生写作,学生中每有好的作品,她会拿出微薄的薪金奖励学生。曾是新华社资深记者的毕重勤在呈贡求学时受业于冰心。有一次,他写的一篇文章作为评讲材料,得到冰心的赞赏。当他到“默庐”拜访老师时,冰心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笔、练习本,作为奖品交给了他。

不久,冰心接受昌景光校长的请托,给呈贡中学、简师题写了校训“谨信弘毅”,并写了校歌歌词:“西山苍苍滇海长,绿原上面是家乡,师生济济聚一堂,切磋弦诵乐未央。谨信弘毅,校训莫忘,来日正多艰,任重道又远。努力奋发自强,为己造福,为校增光。”后由该校的音乐教员林亭玉精心谱曲。校歌问世后,得到教职工的一致称誉,更受到昌校长的高度评价,成为那一时期呈贡中学、简师学生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1940年底,吴文藻和冰心分别接受燕大四川分校和宋美龄的邀请,举家迁往重庆。冰心的学生李培伦听说老师要离开呈贡,赶到“默庐”送别,并请老师题词留念。冰心欣然写下:“一发青山愁万种,干戈尚满南东,几时才见九州同?纵然空,世事世事岂成空。胡马窥江陈组练,有人虎帐从容。王师江镇相逢九原翁,应恨世上少豪雄。”落款为“培伦同学从乌龙浦来,匆匆索书,以此为赠。廿九年秋八月冰心”。


编辑:陈佳

关键词:吴文藻 冰心 在云南的执教岁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