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现场头条书画现场头条

黑白版画铭记全民抗战

2016年07月07日 08:57 | 作者:孙末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31年8月17日,上海北四川路一幢三层楼房,鲁迅先生主办的“木刻讲习会”正在授课。这个为期6天的课程里,鲁迅先生请来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为13位青年讲授木刻技术,鲁迅亲自主持并担任翻译。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彦涵1944年 黑白木刻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彦涵1944年 黑白木刻

《怒吼吧,中国!》 李桦

《怒吼吧,中国!》 李桦

《这也是战士的生活》力群1937年 黑白木刻

《这也是战士的生活》力群1937年 黑白木刻

其实,鲁迅先生与版画的关系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那时,鲁迅先生相继编辑《近代木刻选集》和《艺苑朝华》,此后又出版《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与木刻版画相关的画册,从选编、序跋、装帧设计到配页、编号无不亲躬而为,为普及版画作出重要贡献。

当时,鲁迅先生在《艺苑朝华》第一期第五辑《新俄画选》里写道:“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这时,他已经意识到,木刻版画是当时最合适的宣传工具。

新兴于救亡图存之中

在鲁迅先生倡导下,新兴木刻运动逐渐开展起来。1930年8月,左翼美术家联盟在上海成立,该组织以1930年2月成立的上海时代美术社和1930年5月成立的杭州“一八艺社”为基础,并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开始进行木刻创作。随后,野风画会、野穗木刻社、现代版画研究会、平津木刻研究会等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成立。木刻成为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号召参加抗争、表现政治主张的有力武器,走上历史舞台。

在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伊始之时,抗日战争的烽火也熊熊燃起。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入侵,投身新兴版画创作的青年怒火万丈,以木刻版画为武器,宣传抗日救国。江丰迅速创作木刻版画《“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以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一·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后,《巷战》《国防前线的歌声》《救亡的歌声》以及木刻连环画《她的觉醒》等版画作品相继问世,成为抗战的先声。

1935年1月1日,“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在北平冒雪展览,呈现陈烟桥、李桦、陈铁耕、罗清桢、张慧、野夫、温涛等人作品400余帧,参观者达5000人次。后巡展于天津、济南、汉口、太原等地,各地观众超过10万,形成抗战版画史上首个展出热潮。

而由李桦领军的现代版画会在1936年春夏之交,在广州组织“第二次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展出单幅木刻271件,木刻连环画319幅,后又出版《现代版画》《木刻界》《李桦版画集》《张慧木刻集》等10余种版画刊物,影响颇深。

由于抗日救亡的需要,木刻版画的创作队伍开始不断壮大。中华木刻界抗敌协会、中国木刻研究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和中国木刻作者协会等全国性的新兴版画组织相继建立,使得开展抗战宣传活动时力量更为集中。

到延安去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温涛、胡一川、沃渣、江丰、马达、陈铁耕、黄山定、张望、刘岘、力群等青年版画家先后抵达,成为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的中坚力量,木刻版画也随即成为延安美术的主要形式。

因为条件艰苦,学油画找不到油彩,学国画缺少笔墨,木刻版画这种简便易行的艺术形式就得到推崇,获得较大的发展。由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版画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制刀具,白手起家,以延安的梨木板枣木板为材料,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成为抗战美术的中坚。

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当时鲁艺美术系基本以版画教学和创作为主。1938年底,“鲁艺木刻工作团”组建,在团长胡一川带领下,鲁艺美术系彦涵、罗工柳和华山等人首先奔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

版画家力群后来在《鲁艺六年》一文中提出“延安学派”这样一个概念,李允经先生在《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一文中曾认为,应该被称为“延安画派”。因为,这一流派“是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中心。艺术内容上的特点是歌颂———歌颂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所过的民主幸福生活;歌颂敌后军民的英勇战斗和英雄业绩。艺术形式上的特色是脱离了外国影响的富有民族气味的风格”。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黑白版画 全民抗战 鲁迅 版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