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传统中医何以涅槃重生?——解码重庆垫江中医药“逆袭”之路

2016年08月16日 21:13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重庆8月16日电题:传统中医何以涅槃重生?——解码重庆垫江中医药“逆袭”之路

新华社记者赵宇飞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庆垫江县也曾面临着中医服务阵地萎缩、人才匮乏、中药产业发展滞后等难题。如今,中医药在垫江已成功“逆袭”:中医服务体系已实现县乡村全覆盖,服务阵地不断“收复”,全县群众“闻得到中药味、看得到中医人、感受得到中医行”。

疏通经络 “收复”中医服务阵地

药房里存放着上百种中草药,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中医文化气息……垫江县新民镇玉龙村卫生室,彻底颠覆了记者对村卫生室的印象。

村医曾庆银正在忙前忙后,为村民们把脉开药、针灸按摩。正接受治疗的村民曾凡华说,自己腰椎手术后通过中医康复治疗,价格更便宜,效果还很不错。

目前,垫江县200多个村卫生室的村医都已经过严格培训,能熟练开展各项基础中医服务。全县26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均设立了中医专科或独立的中医服务区,已推广针灸、微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29项。

同时,两所县级医院的中医服务能力也已大大增强,覆盖县乡村的中医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中医发展的“经络”得以疏通,成为中医药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垫江县中医院院长刘明怀介绍,自2012年建成三甲医院以来,医院创建的重庆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已从无增加到8个,针灸理疗科还晋升为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全院中医门诊人次已从2012年的2.4万增至去年的5.3万,出院人数从2.8万增至3.9万。

“综合性医院不能姓‘西’,应该姓‘综’。”垫江县人民医院院长马明炎说,4年来,医院的中医学科已从4个增加至7个,重点专科从无增加至4个,中医病床数量从80张增加至250张,中医门诊人次已从3.8万增加至6.2万。

扶正祛邪 中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2014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中医骨科博士钱江,放弃了大城市三甲医院的工作机会,带着科研成果来到垫江县中医院工作。他说,自己看重的是发展空间,他已被任命为学科带头人,正在医院的协助下申请国家级课题。

钱江是垫江县近两年引进的优秀中医人才之一。如今,全县已拥有中医博士1人,正高级职称12人,硕士生导师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这得益于该县引进、留住、培养中医人才的政策创新。

垫江县卫计委副主任万成绪说,为体现对人才的尊重,垫江县为博士提供最高3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和100平方米的住房,并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中医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免去笔试环节,直接考核录用到县级医院。

只有拓展发展空间,才能让中医人才“留得住”。年逾六旬的盛刚是全县唯一拥有正高职称的乡镇卫生院中医师。这种新鲜事缘于该县的中医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万成绪说,以前职称评定,很多乡镇一个指标都轮不上,正高职称更是天方夜谭。如今全县打破单位限制,职称名额集中使用,中医从业人员优先评定。同时5年来,两家县级医院已从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医师中选拔了10余名中层干部和学科带头人。

此外,针对中医收入偏低的问题,垫江县将中医药报账比例提高10%,中医师的常规诊疗按照1.15倍计入总工作量。为鼓励中医进入西医科室,凡开设中医治疗室的西医病区,其中医工作量按1.1倍计入科室,还对成功创建中医市级、国家级特色专科的科室予以高于西医的重奖。

在政策激励下,县中医院中医药参与率已接近100%,治疗率已超过80%,全县中医药诊疗服务量占比接近40%。

强筋壮骨 深挖中医药“全产业链”

日前,在垫江县澄溪镇的华夏牡丹园,数千亩牡丹田沿地势高低起伏,组成一片花海。除了观赏价值,“垫江丹皮”还是享誉全国的道地药材。

中药材种植是垫江中医药“全产业链”的一环。垫江县卫计委主任刘卫东说,近几年,垫江县打造重庆南药种植基地,目前种植的中药材有20多种,共25个种植基地,总面积达10万亩。

中药加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天圣制药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垫江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加之当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已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发出40余种创新产品,企业去年总产值已达50亿元,其中中成药31亿元。

目前,该县中药产业链仍在不断延伸。新民镇城北村的中华仙草园内,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长势喜人,还有中医药文化宣传长廊、中医养生体验馆等配套设施,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负责人陈禄说,园区还将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国医馆、养生养老社区等,供游客观光旅游、养生。

“中医药观光旅游、养老养生等新业态,正是我们即将开发的‘蓝海’。”刘卫东表示,中药产业已从弱到强,成为垫江经济的重要支柱,未来5年将继续深挖中医药“全产业链”,力争2020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中医 传统中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