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海洋之歌》是反工业文明的田园之歌

2016年08月18日 10:28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在这个悲伤的“海豹女抛夫弃子”故事背后,其实还有关于反工业文明、反城市生活的鲜明田园诗指向——孩子们放弃了都柏林的都会生活,毅然回到乡野海岛,其实就代表着对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的批判。

故事源于“海豹女”传说

《海洋之歌》的故事底本源自爱尔兰的传说,主要是“海豹女”(Selkie)的民间传奇:据说海豹女与人类并无二致,但体外包裹着一层光滑的海豹皮,当她们上岸的时候,会把海豹皮褪下来,如果你把褪掉的海豹皮藏起来,那个找不到皮的海豹美少女就会嫁给你,但你得把海豹皮收好咯,一旦被她找到,又会立即重归大海……

其实这类传说在各族民间传说中都很常见,民俗学、叙事学上管这个类型叫“天鹅处女型故事”,国内也有这类故事的专著,像牛郎织女、田螺姑娘就都是典型的国产“天鹅处女型故事”——超自然女性幻化成人形,去除外衣、外皮与人类男子婚配,然后又悄然而逝……

“天鹅处女型故事”反映了先民们普遍的图腾崇拜,不管是天上的织女、修炼成精的田螺,还是披着海豹皮的美女,其实都有鲜明的图腾标记,而《海洋之歌》中的“海豹女”故事,很可能还有着具体的历史形象来源——早期爱尔兰岛以及北海沿岸、北欧诸岛上,生活着广大的以海豹皮做衣物的部落民(譬如凯尔特人、萨米人等),当时确实会有披着海豹皮的美女出没在岛民生活里,天长日久,自然也会融汇在民间传说里。

影片使用大量民间文化元素

《海洋之歌》里使用了大量的爱尔兰-凯尔特民间文化元素,除了海豹女,还有流泪巨人、精灵、猫头鹰女巫等爱尔兰传说里的角色,都融汇在了一帧帧绝美的画面中。导演还采用了大量的爱尔兰-凯尔特视觉符号来编织画面,譬如单、双漩涡、凯尔特十字架、灵光等都在画面中时时闪现。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汤姆·摩尔其实不是“爱尔兰人”,而是英国人——他出生在北爱尔兰,属于英国领土——关于北爱尔兰的归属,又是爱尔兰人民心中一段迄今挥之不去的伤疤。而这部《海洋之歌》最主要的对白语言还是英语,虽说穿插了爱尔兰盖尔语(即爱尔兰语)和苏格兰盖尔语,但全片作为“英语电影”的定位无法颠覆。事实上,盖尔语作为爱尔兰文化最重要的承载者,已经渐行渐远了,以之为母语的爱尔兰人口比例不到10%且在继续下降。就连“盖尔与文艺复兴之父”叶芝都不懂盖尔语了。

导演批判城市文明

在这个悲伤的“海豹女抛夫弃子”故事背后,其实还有关于反工业文明、反城市生活的鲜明田园诗指向——孩子们放弃了都柏林的都会生活,毅然回到乡野海岛,就代表着对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的批判。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你看,《海洋之歌》几乎就是对《共产党宣言》这段话的直接反映,资本主义工业和城市文明无法抚慰汤姆·摩尔那颗敏感的心灵。

不过这种乡愁怕只能是文化鸡汤意义上的,真正的田园生活是非常清苦的,终日氤氲的小岛也无法满足现代人自我发展的需要。但电影本来就应该提供这种功能,不是吗?

□图宾根木匠(影评人)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海洋之歌》 反工业文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