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走心觅知音

2016年09月05日 15:50 | 作者:周懿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夏至时节的杭州暑气渐长,大汗淋漓行至西子湖南畔的一处别致小院,这里是潘天寿先生晚年的居所,经扩建已成潘天寿纪念馆。进入馆中,绿意盎然,先前的暑气燥气一并消除,“潘天寿绘画作品解析展”正在此展开。正如潘先生生前低调的为人,本次展览没有开幕式、发布会,也正如先生严谨扎实的治学,展览保持了潘天寿纪念馆一贯的学术高度,继“潘天寿美术教育文献展”、“潘天寿写生研究展”、“潘天寿变体画展”后连续第4次入选文化部精品展出季活动。


潘天寿 新放图轴 指墨 60×53.3cm 1963年潘天寿 新放图轴 指墨 60×53.3cm 1963年

中国画的评鉴有自成体系的一整套复杂标准,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某位名家的作品好在何处?赏析画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于一个未曾经过专业训练,或对中国画未曾有过长期接触和了解的读者来说,写意中国画的鉴赏和评价是一件困难的事。这些问题正是本次展览策展团队希望为观众解读的。

展览选取潘天寿原作精品30余幅,分别从笔墨、构图、境界3个方面来解读分析潘天寿的绘画作品,从而使观众理解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掌握欣赏中国画的基本 门径,并领悟中国画所独具的境界和格调。每一幅作品除了详细标注画作的年代、材质、尺寸、款识、印章等信息外,还配有详尽的作品解读及分析图。例如南朝谢 赫将“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潘天寿继续传承和发扬,主张“意境求静,气韵求动”。而其中的“气脉”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很难被大众理 解。本次展览以潘天寿创作于1964年的《映日图轴》来说明“气脉”的概念——气韵从画面右下角生发,经泼墨荷叶托承顺势沿荷梗向左上递送,经红荷流向右 边题款,题款自上而下将气脉收进画中,完成“起承转合”的回环。

馆中的三五位观众或驻足画前品读,或坐在馆中的沙发上笔记摘抄。如此将每一幅画作细细看过去,就像对照着真迹阅读一本中国画鉴赏指南,两个小时有余仍旧 意犹未尽。走出展馆,恰逢“岸眉阵雨走飞军,天著羊欣白练裙”,磅礴如潘天寿笔墨写意,酣畅如观展后的醍醐灌顶。一位友人感叹“这是一场走心的展览”,在这个初夏时节通过作品与潘天寿先生做一场走心的交流。

编辑:陈佳

关键词:潘天寿 绘画作品解析展 走心觅知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