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沈尧伊:一位艺术家的长征

2016年09月14日 08:29 | 作者:张亚萌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为生命的感动而绘画,或许是一位画家最本真亦是最终极的追求。1969年,沈尧伊随中央美院毕业生100余人进驻到河北宣化的1611部队,被交予为部队编画团史的任务。在清点废弃的前团史资料时,他发现了一张1962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 。那深浅不同的红色箭头,激发了他内心一个潜在的愿望——从造型审美去表现长征。

连环画作品《地球的红飘带》中,沈尧伊将真实性贯彻始终

连环画作品《地球的红飘带》中,沈尧伊将真实性贯彻始终

地球上的红飘带008 (连环画)沈尧伊

地球上的红飘带008 (连环画)沈尧伊

沈尧伊

沈尧伊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说:“总有一天,有人会写出一部这样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 ”“从造型审美去表现长征,就是我的愿望。 ”沈尧伊说,“ ‘总有一天’和这幅地图,从此,没有离开过我的人生之路。 ”

沿着历史之路亲身走进去

“这是源头。 ”沈尧伊在展厅中指着那张地图说。1975年的一天,沈尧伊在天津美术出版社遇见了该社前社长郭钧。他问沈尧伊:“你想画什么? ”“长征。 ”沈尧伊说。当时有本小册子刚出版,是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写的《跟随毛主席长征》 ,沈尧伊将其改编为连环画,并去长征路上体验生活。“这一年的5月到8月,我第一次奔赴长征路,从北京到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甘肃至延安,边行边画了3个月。 ”

回到天津后,沈尧伊同时画了两幅大型油画《而今迈步从头越》和《革命理想高于天》 ,还画了34幅水粉连环画《跟随毛主席长征》 。从《毛主席在长征路上》到《而如今迈步从头越》 ,从《烽火里程》到《北上》 ,他创作了十余部长征题材的作品。这一切都是沈尧伊长征情怀的默默抒写,恰也是《地球的红飘带》诞生的无意铺陈。

1988年春节期间,中国连环画出版社社长姜维朴了解到魏巍写了《地球的红飘带》以后,就由他夫人王素女士赶紧改编,然后找沈尧伊创作连环画。“当时的情况挺不容易的,因为连环画正处在低潮期,他们出版社自建立之初就面临着连环画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很多人也不太同意姜维朴老搞革命历史题材。姜维朴当时顶着很大的压力,因为他是个老革命,对这段历史很有感情,就坚持要做,而且要把它做成最好的。 ”沈尧伊回忆。

由于长征历程的艰苦,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这部小说中所讲述的红一方面军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留存。沈尧伊在查找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后,仅仅发现了15张长征期间的照片。可以说,这样一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迁徙,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谱写的诗篇,那么多可歌可泣、悲壮而又感人的故事,其图像资料却几乎是零。资料的缺失给沈尧伊的创作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激发了画家的使命感——为现实创造形象的长征历史,给未来创造历史的视觉形象。“我为什么要画长征?就是因为长征基本上没有图像资料留存,就更不用说纪录片了。后来的摄影家和记者陆续拍了很多照片,包括1936年至1937年这一段留下了大量资料,也非常宝贵。但有一点,那时人物的服装和造型都跟长征期间不一样——红军到陕北的时候是秋天,马上要进入冬季,因为处在换季时期,所以服装很杂。加上那时经济上很困难,红军的服装有些是缴获的,有些是老百姓赶制出来的,基本上是有什么就穿什么,所以你会发现长征期间那仅存的几张照片中的人物服饰,跟到了陕北以后有很大区别。 ”

沈尧伊凭着对长征史的把握,收集了大量上世纪30年代的背景照片,并从1931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少量现存照片以及斯诺于1936年在陕北拍摄的照片中推断相关人物的形貌。“魏巍这部小说写得很到位,他在书中写到的地方我都去实地考察了。 ”沈尧伊说。除了翻阅大量的文献图片,他还根据小说中所描述的路线,两赴长征路——从湘江经遵义过赤水,自大渡河翻夹金山跨松潘草地,为一一落实图中需要表现的环境、建筑、植被、地貌以及居民的特征,他不断用速写和照片记录着,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着,用理性的思维总结着,再用感性的语言表述着。“我的原则是,凡是画到的地方,我必须去过,并转化为视觉形象的素材。后来我在创作中再三犹疑,放弃了惯用的大块黑白对比,而采用近似琐碎的如实描述,我称之为‘没有技法的技法’ 。 ”沈尧伊说,“画画的人最怕自己胡编乱造,你脑子里能有多少东西?一定要去实地看,把那种味道、那种感觉通过具体的画面体现出来。生活里有一百,你能抓到一就不错了。我习惯画记忆画,当时来不及写生或者写生以后不满意经过整理再加工,有时候出来的东西反而不好,为什么?因为脱离了原来的感觉。必须尊重原来的感觉、尊重生活,沿着历史之路亲身走进去,‘设身处地’才能引导观者‘身临其境’ 。 ”

“我画上的那棵大树,现在还在”

《地球的红飘带》开篇是湘江之战,沈尧伊采用平行画法,交代行军的整体环境,并用大篇幅勾画了长征中主要领导人的肖像。“领导人的形象我是参考斯诺拍的照片,没有图像的话就完全靠自己琢磨、感受。 ”沈尧伊还谈到,画连环画也像拍电影一样,需要有一些风景性的展现,这是文图不同之处。他在347 - 348两件作品中呈现了赤水的风貌,“那时候可没有专车,只能坐长途汽车,如果幸运的话,坐到窗边的位子,就可以看到好风景。我

画上的那棵大树,现在还在。 ”他还“考证” ,上世纪30年代打仗时,就是腾起来一阵土,没有夸张的浓烟和火光,“像电视剧里那样,打枪哒哒哒哒没完没了,不可能。 ”

他画飞夺泸定桥的场景时,了解到那个时候当地军阀舍不得拆桥,就把板子撤去;看到红军爬铁索一下就慌了,夺桥是一瞬间的事。“有人认为当时是一边射击一边铺木板,其实是不对的;我研究发现是分三路:一路冲锋,一路铺板子,还有一路做掩护。战士们爬泸定桥的姿势很特别,我创作时做了一个模型,同时也参考了电影《万水千山》中的表现。 ”

尽管笃信“没有经历画不出画” ,但沈尧伊面对夹金山还是“退缩”了,“行至山下,我说我可不敢爬,还想留着命画画呢。 ”但当地人说,如果不上山,就得坐车去成都,再换车到小金县,最顺利也要两个星期—— “没办法,我就找了个藏族向导一起开始爬。 ”沈尧伊介绍,夹金山的上面是雪,中间是冰,下面是水,“我4月底过夹金山,那是最好的季节,但鞋里也已全是冰水,一直没到膝盖,爬山又出汗,里外全湿——可想而知红军6月底时的经历——其实夹金山不算高, 4800米,可怕之处在于气候变化;到了现场,你就要琢磨那个时候可能是什么样。过雪山的时候,为什么冻死那么多人?因为当时是夏天,下面热得要死,棉衣都甩了,行军的时候除了干粮袋、武器、子弹袋不能甩,还有一人一个布背包,里面有点自己的私人物品,除了这些以外就边走边甩。天那么热,身上不可能带棉袄了——这些事情你得琢磨,然后再琢磨他们的造型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把不同的特征进行组合。 ”

过草地是红军即将胜利之前最英勇悲壮的一幕;画过草地也是沈尧伊“一个人的长征”历程中最为艰难的阶段。“画了一多半了,状态也不是太好,那批画画得乱七八糟,不少后来都重画了。 ”在这一阶段,他想着要把版画味道做得比较足,形象更加硬朗,历史感也会比较强。“作品中留白很少,包括地面的石子、草都交代了出来,就是要表现那种环境、氛围。既然没有大块黑白,就感觉个别画面显得琐碎,没有那么利索,没有那么痛快。但是我当时宁可放弃这些,也要把历史真实的感觉表现出来。 ”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沈尧伊 艺术家 长征 连环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