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新曙光新曙光

新政协从这里出发:马迭尔宾馆里发生的故事

2016年09月22日 14:18 | 作者:李冰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政协从这里出发—马迭尔宾馆里发生的故事

C2016-09-22zx901_P_1_669_810_1739_1437

马迭尔宾馆北侧冷饮厅正门(至今该冷饮厅面目未改,仍在出售自制的马迭尔冰棍,成为哈尔滨的一张城市名片),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开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通力合作、共商国是,已经走过了67年的历程。

回顾新政协成立的历史,我们的目光又重新注视到一座俄罗斯风格的古老建筑上——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的马迭尔宾馆。这里,曾是民主人士和社会贤达秘密北上的驻地,也是新政协筹备工作开始的地方。

从大量的史料中,我们整理出了马迭尔宾馆见证新政协筹备的过程,以还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的若干历史细节。

入住马迭尔的民主人士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使命,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纷纷响应。

5月2日,中共中央电示中共上海局:我党拟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至解放区开会,商讨召开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会议的名称暂定为“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参加者为一切民主党派及重要的人民团体,开会地点拟在哈尔滨,时间暂定为当年秋季。

于是,从1948年9月13日起,各界民主人士开始分批次秘密北上。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哈尔滨的马迭尔宾馆。这里已经被定为即将召开的新政协的会址。

第一批抵达哈尔滨入住马迭尔宾馆的民主人士,是从香港辗转而至的沈钧儒、章伯钧、谭平山、蔡廷锴四人,再加上随即转道朝鲜赶来的王绍鏊,以及早在1948年2月就由欧洲到达哈尔滨的朱学范,共计6人。

东北行政委员会招待处处长周秋野、招待科科长程子平等,具体负责这6位民主人士的衣食住行。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他们干脆将办公室就设在马迭尔宾馆。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的首个省会级大城市,当时,东北行政委员会招待处用最高规格来接待这些贵宾。工作做得相当细致。考察到他们都来自南方,缺少抵挡东北风寒的衣服,特意为每位嘉宾制作了一件御寒的貂皮大衣,给他们各自安排了单间,另配备一辆轿车。在等待其他民主人士北上的日子里,东北行政委员会招待处向他们每人赠送了一套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1948年5月哈尔滨东北书店出版),并随时提供党的公开文件、有关解放区建设的材料、报纸等。

平时,这几位民主人士大都在马迭尔宾馆闭门不出,各自在房间内阅读,只每周在二楼会议室进行一两次集体研讨。在此期间,《东北日报》等报纸上几乎每天都会刊登战斗胜利的捷报。几位民主人士非常关心时局,尤其是沈钧儒和王绍鏊。据李正南《明朗的天空》一文介绍,负责王绍鏊安全保卫工作的姜绍周,每次推门入室,总是见到王绍鏊或是在剪报纸,将上面刊登的重要文章和战斗情况汇集起来;或是孜孜不倦地写读书笔记,并整理对时局发表意见的谈话要点。

当然,民主人士也会走出马迭尔宾馆,步行到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或附近的兆麟公园去。李正南回忆说,沈钧儒外出时常不戴他那顶浅灰色的礼帽,而是拿在手里,“寿星头顶”外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又因为个子矮,沈钧儒穿着的大衣显得又长又大,几乎拖到地面上。而外出时的谭平山、王绍鏊则分别头戴竖格绒织帽和黑色礼帽,提着手杖。蔡廷锴常常紧随沈钧儒身后,虽然把将军帽换成了瓜皮帽,但仍不失军人气度,走起路来昂首挺胸。

编辑:曾珂

1 2 3 4

关键词:新政协 马迭尔宾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