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首家报道长征的国内刊物

2016年09月22日 14:49 | 作者:何立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6-09-22zx1101_P_1_372_587_676_1052

神秘的红色牧师董健吾 

C2016-09-22zx1101_P_1_725_494_1413_1052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中的长征路线图

红军长征胜利后,在国统区最先全面披露红军长征胜利的国内报刊,是在上海的文史类刊物《逸经》杂志。

“红军”两个字、着军服的“毛泽东像”及“二万五千里西引经过路线图”等“敏感”内容,也在这份《逸经》杂志公开出现,成为研究中共党史、军史的珍贵文献。

董健吾作《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1937年7月出版的《逸经》杂志第33、34期上,以连载形式发表了作者“幽谷”撰写的文章《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较为详细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史实。作者“幽谷”,其实就是化名“王牧师”的红色牧师董健吾。

1936年上半年,董健吾两次受宋庆龄之托送信送人至陕北。因宋子文的关系,在过西安时他又结识了张学良。2月底,董健吾在瓦窑堡见到了博古、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向中共中央汇报了上海地下党情况。这些汇报使党中央了解了已失去联系的上海党组织情况,与以后决定派冯雪峰赴沪整顿党组织是有关系的。冯雪峰到沪后,曾住在董健吾家。

第33、34期《逸经》杂志在“今代史料”栏目里,安排刊出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正是由于董健吾的特殊身份,使他有条件先期看到由毛泽东倡议并组织编写的回忆录性质的《红军长征记》的部分原稿。董健吾利用这些原稿改编成《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署“幽谷”之名交给简又文创办的《逸经》公开发表,使得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大白于天下。

“幽谷”还在这篇文章前写了一段自白:

余作是篇,因限于篇幅,不能详尽,惟举其荦荦大端,以存中国民族近代史迹一页耳。余既非参与其役,又未列于追剿,何能言之凿凿,一若亲历其境者?盖于双方对峙之营中均有余之友好,各以其所知尽述于余。余乃考其异同,辨其虚实,然后以其可言者言之,以其可记者记之,而成此篇,谅吾友不以余之执中从略而相责也。读者欲知其详,将来自可求之于双方之专书。今得之于本篇者,仅其概要而已。

民国廿六年五月十六日幽谷序于上海。

来源于《红军长征记》

由于“幽谷”利用的原始素材基本上来自《红军长征记》,其中许多情节与《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基本吻合。

《红军长征记》是1936年由红一方面军将士撰写、红一方面军组织编辑的反映长征历程的资料汇编。《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虽然是在《红军长征记》的基础上写成的,但因其发表时间较早(《红军长征记》的出版因种种原因而推迟),传播广泛,在国统区民众中树立了共产党人和红军的光辉形象。这篇文章的许多细节来自红军一方面军,如关于红军在草地断粮的素材,就来自《红军长征记》中舒同的文章《芦花运粮》。

《逸经》第34期上披露的“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与《红军长征记》书后的附表完全一致。如此详尽的一览表,只能出自“被追剿”的红军一方。“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从日期到地点都与童小鹏的《军中日记》一致。

1954年的《党史资料》连载《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时,发表了与其相同的《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逸经》1937年发表的这个长征里程表是中央红军精确的长征路线的最早的公开报道。

珍贵的历史资料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的发表,冲破了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传奇般的英雄事迹传播开来。

半个月后,由开明书店发行,夏丏尊、叶圣陶主编的大型综合性刊物《月报》第1卷第7期(1937年7月15日出版)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的人,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有了全新的印象和了解。这篇文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提高共产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逸经》杂志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邵力子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与简又文等关系很好,认为《逸经》发表此类文稿意在留存史料,非宣传“赤化’,便以中宣部公函通知《逸经》编辑部“此后发表文稿务望审慎”,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西引记》的史料价值是无可否认的,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某些地方未能客观地反映历史,有些描述和用语也有不当的地方。这是当时历史环境造成的,也有的是为了当时宣传的需要。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的发表,比斯诺的中译本《西行漫记》(1938年在上海出版)早了一年多的时间,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与革命文献价值。同时,《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最早发表的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对今天的长征历史研究,仍然不失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逸经》杂志的社会地位

《逸经》杂志于1936年3月在上海创刊,半月刊,是文史性半月刊。《逸经》杂志有史实、游记、书评、人物志、秘闻、诗歌、考古、纪事、图像、特写、杂俎、小说等栏目。其所刊布的史学内容,大多偏重于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史实的介绍,但仍载有其他方面的史学研究的文章,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录。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是《逸经》杂志在第一时间发表的,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

《逸经》作为比较有特色的刊物,一经发行便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上海三大刊物之一,传播重要史料,是它深受欢迎的原因所在。《逸经》杂志尽管是一种文学色彩很强的期刊,但因其刊登过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文献,故可以作为我们近现代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逸经》杂志以其特有的办刊形式、丰富殷实的内容和浓郁的学术气氛,很快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知识界的认同。行销国内外,美国国会图书馆曾长期定购。

简又文是《逸经》杂志创办人和社长,上世纪30年代初期任燕京大学教授,是近代中国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早年曾在冯玉祥军队中任职多年,与冯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关系密切。他又身兼国民党立法委员,与国民党当局也有不少关系。由于这些背景,《逸经》经常刊登一些政治性文章。

据当年曾担任《逸经》编辑的谢兴尧回忆,简又文交游广阔,政治性的文章都是他约来的,但他对文稿来源是严格保密的。这点使《逸经》杂志刊登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章,成为今天研究历史的一个史料来源。

(本文作者系装甲兵工程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教授、历史学博士)

编辑:曾珂

关键词:长征 首家报道长征的国内刊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