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学院书画学院

中国山水画皴法演变:衰于明清

2016年10月09日 17:25 | 作者:李继红 | 来源:文化遗产
分享到: 

山水画的皴法与树法的演变:盛于宋元衰于明清。

zaiart_article-350e80a6539e65589a52243eba666a6b

中国山水画自古乃中国人精神之所在。那么山水画的主要构成有山石勾皴、树法为主,人物、房舍、小桥为辅。今天笔者对中国山水画山石勾皴及树法演变做一简单梳理。

首先从晋、隋时期山水画发展期开始。

一、 晋、隋代山水画树石法萌芽期

1、 东晋,顾恺之(345--409),字长康,小子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一个官僚士族家庭,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当时人称“才绝、画绝、痴绝”。[1]

传为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卷,主要以人物、鸟兽绘画为主,山石树木为辅,而树与石皆是勾线平涂,“春蚕吐丝”描绘法。且是比例不称“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现象。

《洛神赋》局部

《洛神赋》局部

晋代的山石勾皴及树法的基础上隋代又有了新的变化。

2、 隋,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渤海(今山东阳信县人)。历经北齐、北周,在隋代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2]

《游春图》局部

《游春图》局部

传为展子虔所作《游春图》(宋摹本),描述春天人们出游踏青时乘马至岸、乘舟于水观景的内容。中锋勾勒,山石略有皴擦几乎平涂,且颜色已有变化,阳面用青绿、山脚用赭石。

树木仍然稚拙,远景树木绘画一堆一堆的,缺乏层次,只是随着山石穿插。而中景与近景树的姿态已经较之晋代有了弯曲、穿插及大小的变化。且树叶法有介字、胡椒、大混点。(明显是唐五代以后风格)。下节笔者会描述到唐五代风格,可作参考比较。

二、 唐、五代山水画树石法成熟期

1、 唐,李思训(653--718),字建,一作建景,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旧唐书》中记载:“尤善丹青,迄今绘事者推李将军山水。”因其任过左(右)武卫将军,所以后人长称他“李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画艺和他齐名,故而,又被人称“二李”、大小李将军。[3]

《江帆楼阁图》局部

《江帆楼阁图》局部

其作品《江帆楼阁图》(传),山石勾勒仍然沿用顾恺之“春蚕吐丝”法,只是转折部分出现方笔,尤显遒劲。在轮廓线内又勾出细线,以显山石脉络,体现结构分明。

树法也出现攒针松、椿叶点、夹叶树、竹叶点。

2、 五代虽然只有五十二年政治生涯,但是在绘画史上可谓人才辈出。

笔者先介绍目前存世作品第一个出现皴法的两位画家的作品。其次是两位南方山水的开创者。

五代孙位,生卒不详,浙江江东人,后居会稽,自号会稽山人[4]。

《高逸图》局部

《高逸图》局部

孙位所作《高逸图》中的石头是很高太的湖石,用细紧柔劲的线条勾勒出山石轮廓线,然后自淡至浓不同层次的墨色皴擦出太湖石的质感。最后设以淡色。表现出来太湖石的瘦、透、奇、怪,凸凹倾斜、阴阳向背。(包括同时期卫贤所作《高士图》的山石勾勒亦如此图。)

另一位北方山水奠基人荆浩的出现,使得山石皴法有了新的突破。

荆浩,生卒不详,字浩然,号洪谷子,后梁画家。河南人。著有重要理论《笔记法》。[5]

《匡庐图》局部

《匡庐图》局部

所创豆瓣皴,是最早出现最为明显,且广为流传的皴法。 作品《匡庐图》,轮廓线用转折的笔法勾勒,边缘线整齐,仿佛刀削斧劈,渲染则是在岩石内侧施浓墨,靠近轮廓线的外侧留白凸显光感。

树法则用春树点。传承:关仝、王蒙、沈周、王翚。

董源,五代,(?--962)字叔达,又称董北苑,南唐宫廷画家,江南人,所画皆江南丘陵地带,湖光山色,树木繁茂,一派江南气息[6]。创立披麻皴法,以体现山石的阴阳向背。董源《龙宿郊民图》所用长披麻皴,树法介字点、一字点、鼠足点、柏叶点。逐渐丰富多样,为文人士大夫绘画指明了方向,巨然师承发扬。元代黄公望进一步发展了,成为明清至民国的文人绘画关键笔法。

《龙宿郊民图》

《龙宿郊民图》

巨然,生卒不详,是五代末宋初画家,师法董源,皴法、点苔基本相似。但其山水以高大山岭、重峦叠嶂、而且山顶多以矾头尤为突出,他也以长披麻见长,并有短披麻皴穿插画面。其作品《溪山兰若图》、《关山行旅图》所用长披麻皴,短披麻、矾头,树法有排叶、介字点、下垂点等。

《关山行旅图》局部

《关山行旅图》局部

董、巨披麻皴传承人: 北宋:许道宁:拖笔长皴,江参:泥里拔钉皴;元:黄公望、吴镇、盛懋; 明:沈周、唐寅、董其昌;清:四王吴恽六人、髡残、龚贤。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皴法 演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