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安徽石台:“绿水青山”铸成“金山银山”
人民网石台10月26日电(李阔 姚庆林)“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1200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驻足于池州市石台县境内的秋浦河边,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诗仙挥洒笔墨纵情描绘着秋浦河和周边的群山,充满着如画如梦的意境。
时空穿越千年,当年诗仙笔下的青山绿水依旧,却已成了当地发展旅游,生态致富的“金山银山”。
10月12日至14日,人民日报·人民网“图说安徽”新闻摄影团队走进石台县进行采风活动,探访最美“山乡”的发展之路。
千年古县已成最美“山乡”
沿着玉带般的秋浦河边行进,一眼望去尽是碧绿的群山,山间薄雾尚未散去。行驶20多公里后,摄影团队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牯牛降风景区。
在牯牛降景区内,有潭水青碧,峡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盖的龙门潭;有保存完好的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的“严家村”;还有四叠白练直挂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环,似从天来的“四叠飞瀑”……
在牯牛降内,一个个带有当地特有地貌特征的景观,令摄影团队成员赞叹不已。距牯牛降不远的“蓬莱仙洞”景区内,气势恢宏的溶洞地貌特征,更令摄影团成员感叹,纷纷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自然的奇观。
来自皖北的《淮南日报》摄影记者焦孝诚对石台县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印象深刻,“石台县的公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水,山美水清,令人神怡!”
同焦孝诚一样,不少外地游客来到石台县后,都对这里“一步一景,景随身行”的景色迷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与石台县长期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切实加大对生态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力度有着重要关系。
石台县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人口11万,生态资源丰富。当地立足生态做文章,是安徽省内唯一一个“一县一业”专做生态旅游的山区县。
目前,石台县境内对外开放的景点有10个,其中,4A级景区就有6个。石台县拥有11万公顷林地,森林覆盖率达84.5%,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华东第一,县内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山涧水可以直接饮用,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和“中国天然氧吧”。
“为让‘山乡’更美,石台县率先在池州市范围内制定相关文件,从制度上建立起‘呵绿’、‘护绿’的根本保障。”石台县委书记李军告诉记者,石台县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提升工程,大力实施河道疏浚、河坡护理、河鱼禁捕等生态修复工程,“全方位打造山水秀丽生态美、乡村清新环境美、经济发展特色美、人民幸福生活美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
生态已成石台人致富法宝
10月13日,在仙寓山下,一个现代化饮用水生产基地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从10多里外牯牛降山下引来的山泉,经过一根根管道源源不断地进入一条现代化生产线中。最终,一瓶瓶富硒水经组装后运到仓库,等待销往世界各地。
据石台县的一位官员介绍,当初,南京红太阳集团负责人应邀到临县考察项目时,未能谈拢。石台县迅速抓住机会邀请该企业负责人到本地参观。在考察牯牛降时,红太阳集团负责人对这里的生态和水质表现出浓厚兴趣。“牯牛降山上流下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制作矿泉水成本很低,他们当即就决定投资建厂。”
“公司之所以选择石台县作为饮用水生产基地,最主要的是看中了这里的水质。”红太阳富硒生命源水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世界村生命源水”水源取自仙寓山(牯牛降余脉)中的一股天然富硒涌泉——“考坑”泉。经专家多次检测发现,矿物质含量特别丰富,尤其是硒元素较多,有益身体健康。
红太阳富硒生命源水项目是石台县近年来依靠生态资源打造休闲养生产业的一个缩影。石台县是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是世卫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35倍,十分适合休闲养生。
近年来,石台县在加大保护生态的同时,依托良好的山水环境、富硒的农特产品等特色养生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主的“养生产业”,不仅带动了村民致富,也推动了全县旅游业升级发展。
在距离仙寓山不远的大山村一户村民家中,来自上海的退休老人陈师傅,已经在这里住了近2个月。“这里的空气和水都非常好,整个人好像都变年轻了!现在我每年都要来住两个月,远离城市的喧嚣,融入原始的山水。”
在大山村内,像陈师傅这样的老人还有数十名,“最少都住一个星期。”如今,大山村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常住,呼吸清新空气,渴饮富硒山泉,品尝农家土菜。甚至有外地游客专门订购桶装富硒水,让村民定期邮寄。
陈招龙是仙寓镇人,十几年前到甘肃、合肥等地打拼,如今在合肥经营了一家家具公司。这两年,随着家乡旅游养生产业的发展,前来仙寓山和牯牛降的外地游客越累越多。去年,陈招龙回到家乡,在仙寓山下兴建了一座依山傍水的“云里居”农家乐。
“外地朋友来到这里可以吃土菜、住民宿,在山间徜徉,犹如在云端生活一般。”陈招龙说,“云里居”正式运营半年来,游客络绎不,几十间客房供不应求。
如今,休闲养生产业已在当地已初具规模,不仅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收入,也让石台县成为苏浙沪游客心目中的休闲养生福地。
依托生态优势铸就“金山银山”
石台县仙寓镇仙寓山上,一条古代徽州商人外出经商的山间通道,至今保存完好。这条被称为“徽饶通衢”的古徽道上,数百年前铺设的石板,见证了当年徽商发展的奇迹。
据了解,作为对外的主要通道之一,“徽饶古道”和它所在群山见证了石台县历史发展过程。“在‘徽饶古道’之上行走,仿佛能够看到历史上徽商挑着担子,翻山越岭经商的样子。”铜陵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进感叹道。
无论是数百年前,石台人靠山吃山贩卖茶叶,还是如今打造生态养生发展旅游都是在践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记者采访发现,整个仙寓镇居民大半收入都来自旅游业,“可以说一座翠绿的青山,就是群众获得源源不断收入的源泉。”《合肥日报》摄影记者张大岗说,石台县的绿水青山不仅美丽,而且还是带动群众致富的法宝。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仙寓山上的“徽饶古道”、秋浦河上的怪潭漂流、百丈崖攀岩已经成为周边省份的驴友探险游、自驾游的热门景点。整个“十一”假期,石台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202万元。
据了解,石台县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作为发展战略,将生态旅游确定为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数据显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亿元,年均增长12.9%;财政收入由1.2亿元增加到2.2亿元,年均增长12.7%。
石台县矶滩乡的朱小根就是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受益者之一。朱小根在秋浦渔村附近办了一家家庭旅馆,以前全家年收入四五千元,现在一年能收入十万元以上。
“既要呵护绿水青山,又要推进绿色发展。石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依托良好生态和富集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和农业观光旅游,将旅游作为全县首位产业,实施首位支持。”石台县委书记李军说,这样做既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了农民的增收,发挥了生态的最大效益。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石台县 生态 发展 旅游 仙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