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故宫大高玄殿正殿宝匣封存 修缮工程近尾声

2016年11月09日 11:06 | 来源:北京晨报
分享到: 

古代等级较高的建筑,在屋脊正中都会安放一个宝匣,这是一个“镇物”,反映古人趋利避害的心理。昨天,故宫大高玄殿正殿举行宝匣“归安”仪式,随着宝匣被安放进屋脊内并封存,标志着大高玄殿的建筑主体修缮工程已近尾声。未来,修缮完工后的大高玄殿将集故宫教育培训、数字馆以及小型展览等多种社会服务功能于一身。


20161109015447603


现场:正殿屋脊上宝匣归安

昨天,故宫大高玄殿院内的现代建筑已基本拆除完毕,这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的格局再次呈现出来。大部分殿宇已经完成结构大修,只有正殿还被绿色施工围挡包围。

下午2时许,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参与大高玄殿正殿宝匣归安仪式。他表示,宝匣归安是古代建筑修缮的一种传统,这次大高玄殿修缮仍然尊重这种传统方式。

现场故宫专家表示,古代高等级的殿宇都会在屋脊上安放宝匣,这是一种镇物,反映古人趋利避害的一种美好心理。宝匣内有五金元宝、五色宝石、五经、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等物品。殿宇等级不同,里面的物品会有区别。比如太和殿的宝匣可能是五个金元宝,而这次发现大高玄殿后殿的宝匣里的五金只是五个铜钱。大高玄殿正殿的宝匣因为密封完好,所以并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不过专家表示,大高玄殿屡经修缮,因为国力日渐衰微,所以后殿宝匣里只有五个铜钱。而正殿宝匣密封完好无损,里面应该还是明代原物,所以里面物品等级肯定要高一些。

工程:修缮与保护研究同时进行

据单霁翔介绍,本次修缮工程于2015年4月2日正式开工,各种保护研究工作也同步进行。因此大高玄殿不仅仅是国家文物局的重点保护工程,也是故宫博物院首批研究性修缮保护工程项目之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故宫团队在修缮中不仅运用了考古的理念和方法,同时首次联合故宫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第一次走上屋顶布置探沟、进行“考古勘探”。在建筑考古中发现的各类重要遗物,按照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编号、记录、绘图与保存;对各种建筑材料,同样进行了考古学分类与详细的信息记录。

考古人员在现场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发现,就是在清理一间殿宇斗拱时,在一个斗厢里发现一个“万丰洋行”火柴盒。经查询,万丰洋行是民国时期的一家公司,这个火柴盒很可能是民国时的工人遗落在房上的。由于史料里没有记载民国时修缮过大高玄殿,所以这个小火柴盒就成了一个重要物证,据此推测民国时也可能修缮过大高玄殿。

利用:建故宫品牌教育培训基地

单霁翔介绍,从开工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大高玄殿研究团队共在现场记录影像照片约六万张,测绘图纸1400余张,环境数据监测270余天,各种文物样品取样近1800余袋,拓片二百多张,匠人文字调研稿4万多字,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与数据。

单霁翔透露,预计大高玄殿主体建筑将于年底完成修缮,下一步将进行彩绘等方面修复。修缮保护后的大高玄殿古建筑群,将以教育培训为核心,整合故宫学院、故宫培训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故宫品牌教育培训基地,迁入故宫数字馆,使公众更科学舒适地体验文化空间与数字技术共同创造的文化震撼,同时利用科技手段配合教学,服务培训,另外还要兼顾小规模文物展览使用功能。

编辑:陈佳

关键词:故宫大高玄殿正殿 宝匣封存 修缮工程近尾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