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中美关系有望在特朗普任内保持稳定

2016年11月21日 14:18 | 作者:马晓霖(博联社总裁)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保持中美关系发展势头与其互动,期待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并“早日会面”。观察家注意到,这是继习近平9日特朗普当选之日向他致电祝贺后的又一次表态,也是中国元首首次直接与外国候任元首电话互动,表明中方对美国领导人更替后双边关系走向的高度重视。

据路透社、美联社报道,特朗普积极回应习近平的电话互动,称两位领导人“在通话中彼此建立了一种清晰的互敬感”,也相信两人将拥有最牢固的关系,以便推动两国向前发展。特朗普颠覆式的执政理念引起全球关注,他掌舵的美国何去何从成为舆论风暴眼,包括中美关系在内的地缘政策变化也成为焦点。但是,有充分理由相信,特朗普执政期间中美关系有望保持稳定和发展。

特朗普在竞选阶段总体体现内政优先、外交次之的执政主张。按照他的竞选纲领,重建美国经济和发展活力,进行议会和官僚体制改革,确保美国利益至上,反对无节制地扩张影响力,整合资源使美国重新真正强大。如果这个思路被特朗普系统地践行于实际政策与策略,将是中国的利好,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和平发展持续承受的美国战略干扰和阻力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中美建交几十年来合作是主流,成就很突出,但摩擦和矛盾也相伴而生,此起彼伏,并日益集中于三大领域:安全、经贸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主要是南海争端、东北亚危机和台湾事务;经贸问题主要是贸易逆差、市场竞争、货币分歧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态问题主要是人权分歧和价值观差异等。特朗普执政后,中美传统摩擦老三板可能呈现“两降一升”调整趋势,即安全、意识形态摩擦会降温,经贸争端会升温。

特朗普体现的孤立主义政策取向,有可能降低美国外交和海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投入,进而使奥巴马强力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受到削弱,由再平衡引发的南海中美军事对峙和紧张态势也许继续降温。特朗普要求日本、韩国等亚太盟国承担更多安全开支,必然触发这些国家内部反弹,或将降低东海争端和朝鲜半岛危机对中国构成的战略困扰。同样,美国介入台海问题的力度和烈度不会比以往更甚,客观上能遏制台独势力并有助于台海局势缓和。

特朗普是个奉行实用主义的成功商人,分析家普遍认为,他对传统政治议题兴趣不大,这也体现在他敢于挑战美国主流社会“政治正确”的红线。因此,中美过去一直争议不断的意识形态分歧,有望降低分贝和频次,因为这种干扰中美关系的黑白与是非之争,并不能给美国带来特朗普乐见的真金白银。特朗普长期与中国商界打交道,熟悉中国国情、传统和规则,外孙女中文学得也很好,这些背景都将润滑中美未来的软摩擦。

特朗普竞选期间对中国喊话最恨的莫过于经济话题。他认为中美贸易形成长期对美顺差,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无视或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并导致大量美国产业工人失业,声称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并限制中国在美投资。特朗普计划全面重启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全球化的美国公司减少对外投资,甚至将核心业务回迁国内,这些举措都有可能给中国造成新的麻烦。可以想象,未来中美在经贸领域产生龃龉乃至有所扩大的前景难以回避,尤其是面对一个精明商人领导的新美国。

当然,中美关系面临的热点问题升温或降温都是相对和动态的。亚太再平衡事关美国对整个地区掌控及维持超级大国领导权,不可能彻底废止;东海争端、东北亚困局乃至台海问题是美国两党牵制中国的惯用抓手,特朗普不会弃之不用。意识形态摩擦属于中美结构性矛盾,保守色彩浓厚的特朗普不可能完全回避这种国家政治。至于经贸纷争,升温也不会失控,因为中美彼此依存度非常太高,贸易战升级必然两败俱伤,想必特朗普会适可而止。

中美关系一路风风雨雨,经过多年磨合与反复,已进入理性、平衡和稳定轨道,战略互信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在螺旋式上升,且双边合作日益深化和拓展。因此,无论特朗普如何被传统精英视为“另类”,都难以改变中美关系健康向前的总趋势和基本面。也许,特朗普还能带来两个“意外之喜”:推动美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愿景。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特朗普 美国 中美关系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