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建设我们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 ------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精彩回眸

2016年11月22日 17:06 | 作者:张春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林克庆: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和与会嘉宾分享了北京市近年来健康城市建设的体会。林克庆说,北京是特大型城市,在“十二五”期间明确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要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此,我们确立了健康北京建设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健康北京五年规划发布实施,从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环境等方面入手,促进人群和环境和谐发展。

他表示,一是打造政府主导的健康北京工作格局。全市将爱国卫生工作委员会和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进行统筹,实现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共同推进健康北京建设,由主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下属42个部门为成员。各区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健康北京工作机制。先后颁布了食品安全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控制吸烟条例、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二是实施全民健康行动提高百姓健康素养。开展九大健康行动,分别为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健身行动、控烟行动、保护牙齿和视力行动、恶性肿瘤防治行动、知己健康行动和母婴健康行动。全市形成了普及健康知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婴幼儿和孕产妇健康服务、肿瘤筛查服务、青少年防近视肥胖工作、知己健康服务等也推动了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三是稳步提高健康北京建设水平。全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比例达到28.0%(居全国首位),人均期望寿命81.95岁,婴儿死亡率2.42‰,孕产妇死亡率8.69/10万,已接近国际发达国家水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100%的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均建有体育设施,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标准已成为北京市地方标准。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保障、延长健康寿命的健康北京理念已深入人心。

张鸿铭:“杭州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也成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标准模式”

浙江省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在座谈中介绍说,2007年年底,全国爱卫办批准10个市(区、镇)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杭州是其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自2008年以来,杭州市积极探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经过8年实践,城市发展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有效转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洁净饮水、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健康健身圈、人人享有清新空气”的“七有”目标日趋达标,“杭州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也成为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标准模式”。

张鸿铭说,杭州健康城市建设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积极变化。一是交通出行更加绿色,杭州已建成全球最大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8个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之一”。二是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目前,初步实现“城区污水零直排”和“县(市)全域可游泳”目标,“黑河、臭河、垃圾河”全面消灭,县(市)所有水体基本达到Ш类以上。2015年,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42天,比上年增加14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12.3%。三是健康服务更加全面。杭州基本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障覆盖率分别达98%和97%以上。在国内首创了“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了“全院通”智慧结算、“全城通”智慧应用和“全自助”智慧服务。四是全民健身更加活跃。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04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5平方米。每年组织国际马拉松、万人健康跑等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五是健康文化更加浓厚,市民公共文明指数逐年提高。六是健康工程更加深入。以社区、村、家庭、学校、机关、医院等12类健康单位为重点,开展健康单位评选工作。

据介绍,“健康城市”已成为应对健康问题的重要标签和象征,这种模式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0%。另一半的人口仍然居住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两种场所同等重要,都需要在健康促进策略的构想中给予考虑。城市和人居环境方法为生活和工作在场所中的不同人群提供了大量的跨人群行动机会,以便应对一系列健康决定因素和可持续发展。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健康 城市 市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