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约车向何方?新政让汽车租赁公司遭遇灭顶之灾

2016年11月25日 09:14 |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3

一位与滴滴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老板自述:

“‘新政’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

“首先触及司机群体的利益,但受冲击最大的是我们。司机只有一辆车,卖掉后损失不大,即使不卖车,也可以留着自己用,就是苦了贷款买车的低收入群体,而能被‘打死’的是我们。”

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李易(化名)用四个字描述了北京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对汽车租赁公司的影响:“灭顶之灾”。李易的公司是在北京与滴滴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李易口中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实施细则中“只字未提”。

其实,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身份一直“晦暗不明”,其与网约车平台、劳务公司、司机签订“四方协议”的模式一度被外界认为是规避现行客运管理规则,实现网约车“合法”的关键。

李易则表示,自己的公司一方面在滴滴与政府之间,另一方面又在滴滴与司机之间,“承担着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

那么,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又为何会面临“灭顶之灾”呢?

汽车租赁公司的“尴尬”角色

“(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说是合作伙伴,我们算供应商,实际上我们就是滴滴的下属。”李易这样形容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

按照法律,滴滴不能自有车辆与司机,只能提供出行信息,而汽车租赁公司负责招募、管理司机。李易介绍,“汽车租赁公司会定期对司机开展培训,比如一 些‘优中选优’的认证司机,要求他们每天穿白衬衫、西裤上岗,每月进行一次培训,而且设有评分考核制度,并且核查过司机的背景资料。”不过他也坦言,“唯 一钻的空子是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没有雇佣关系,不需要给司机缴纳社保。”

滴滴自己也成立了橘子租赁公司,在北京与其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是北京君巢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旗下大约管理着6万名司机。

李易则在2014年“误打误撞”入了这一行,本是做艺术品生意的他一次坐高铁从武汉回到北京,叫了一辆专车奔赴晚上的应酬,没想到路上被运管拦了下 来。“我告诉司机,你放心,你就‘铁嘴钢牙’,结果运管因为拿不到证据,就把他放了。”后来,这位司机和李易成了朋友,还帮他注册了网约车。

“滴滴当初的一些政策表述不接地气。”李易回忆,自己为司机群体解读滴滴的各种奖励政策,一来二去就有了一些威望,后来有两位朋友找到李易,开始搭伙干汽车租赁公司,加上近年来书画市场不景气,李易开始将生意的重点放到了汽车租赁公司。

李易的公司在成立之初有270多名司机,目前则管理着近1.2万名司机,“从200多人扩张到1.2万人,都是我自己一家一家去谈,兼并来的,有些靠花钱,有些靠合作。”

而在这1.2万名司机中,快车司机占据三分之二。李易介绍,所有与滴滴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都以“加盟车”为主,即司机自己带车“加盟”,此外还有 小部分“对公车”,车是租赁公司的,再招聘司机提供网约车服务,公司与司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李易的公司就有大约200辆“对公车”。

其实,汽车租赁公司的存在似乎颇为“尴尬”,一些汽车租赁公司则将自身定位为“中介”,但在一些司机眼中,因私家车做专车、快车需要挂靠而催生出的汽车租赁公司“无功受禄”。

李易告诉记者,滴滴对于很多司机来说就是一个平台,“他们能见到汽车租赁公司的人,就觉得你是我的管理者,在他们面前我就代表滴滴。现在市场逐渐成熟,很多司机才转过向来,明白租赁公司跟他们一样,与滴滴之间也是雇佣关系。”

“许多司机觉得钱被你们赚走了,有司机甚至说租赁公司应该给我们配备衬衫和脚垫。”对于这种情况,李易表示,“我可以把分账记录给你看,你这部车我每个月分20块钱,我再负责提供衬衫与脚垫,不得赔死?”

编辑:梁霄

<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0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