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上山文化”又有新成果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浦江讨论稻作农业起源

2016年11月25日 10:4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农业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浦江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再度相聚,围绕上山文化的工具、植物遗存的特征、上山遗址群出土稻米的年代、上山文化的环境等方面,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解答“上山文化”背后的丰富世界。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文物局、浦江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会议期间,组织参观了“上山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和“上山遗址保护现场展”。

与会专家学者经过两天热烈、严谨的研讨,对上山文化及稻作起源的问题达成如下认识:

第一,自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以来,上山文化田野考古取得显著成果,发现了由18处遗址构成的上山文化遗址聚落群。上山文化聚落群分布在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上游及附近地区,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上山文化遗址分布于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海拔约40米至100多米不等,为长江中下游以及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探索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第二,上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大期,早期年代上限距今10000多年,中期年代距今约9000年,晚期年代距今约8500年。在1500多年的时间里,上山文化在钱塘江上游及附近地区稳定发展。聚落群内普遍发现以“排柱式”木构建筑为主要特征的居住址,并发现了环壕遗迹,证明聚落定居已经成为上山文化的生活模式。

第三,上山文化最为重要的发现是早期稻作遗存。在上山文化遗址群内普遍发现了稻作遗存,包括浮选出土的炭化稻米和稻谷小穗轴、陶器制作坯土羼合料中掺入的大量稻壳、红烧土块中包含的炭化稻壳、文化堆积中提取的稻谷植硅体,等等。通过对出土的各种稻遗存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上山古稻已经出现了驯化特征。通过对各遗址发现的围壕、房址等遗迹现象、以及陶器和石器的综合分析,上山文化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初级村落,上山先民开始稻的耕种实践,上山文化已经处在了稻作农业生产活动起始阶段。据此,以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地区应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

第四,农业起源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水稻至今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对东方文明的形成、发展尤为重要。钱塘江地区出现最早的具有稻作文化特征的聚落群,具有文化的标本意义。今后需要制定更加全面的考古规划,加大研究力度,探寻稻作文化更为具体的发生路径,建立带有区域特征的认知模式。

针对上山文化遗址群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现状,与会学者呼吁,文化遗存不可再生,上山文化分布区内各级政府应该充分认识上山文化的遗产价值,加强上山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上山文化 浦江 稻作农业起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