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武汉:社区医院精细服务留住街坊脚步

2016年12月13日 09:46 | 来源:长江网
分享到: 

在全球范围内,医改都是一个难题。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而分级诊疗制度则是医改的重中之重。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三句话形象地勾画出分级诊疗的格局。到2017年,我市将形成以医疗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分级诊疗协作机制。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过去老百姓舍近求远,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不入,就是一个“不放心”。如今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变好了,高年资医生越来越多,慢性病管理细致入微,送医上门解卧床之忧,遇到重症“拿不下”,还有专门渠道往大医院送,难怪不少街坊们把这里当家,没病没灾也会来听听健康讲座呢!

“健康小屋”管住我们的慢性病

讲述人:武昌杨园馨都雅园小区居民曾德清

把大医院让给真正有需要的病人

讲述人:三阳路居民陈三多

[背景]2010年前后,武汉市开始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大医院以直管、托管的形式与社区医院建立合作,使转诊渠道更加畅通。目前,江岸区四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武汉市八医院直管,该社区共有11名医生和40多名护士,开放床位30多张。在刚刚过去的11月,40名病人手术后转诊到这里,进行后期康复治疗。

我今年60岁,儿女各自结婚成家,我和老伴住在三阳路,老伴还没退休。

我长痔疮有些年头了,平时偶尔便血。今年9月2日,我到武汉市八医院把手术做了,没想到切痔疮那么疼,麻醉劲儿下去后疼得我坐立不安。

儿女都要上班,老伴也没退休,我在医院自己洗衣服吃饭。为了止血,术后医生在伤口塞了一团纱布,需要每天擦洗换药。有的病友请来护工帮忙,每天擦洗两遍要50块钱。我就依靠护士帮忙,度过了最初的一段日子。

住院13天后办理出院,回家后换药成了问题。管床医生跟我建议,可以转到社区医院康复治疗。

社区医院条件会不会很差?当时,我心里是犹豫的,但到四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看,这个疑虑马上打消了。病房里面宽敞明亮,管理也很正规。巧的是,到社区医院后不久,八医院几个同病房的病友也陆续搬了进来,大家早已熟识,仍旧住在同一间病房。

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热情。在大医院,一个医生负责几十个病人,痔疮用的栓子和药膏,用完了要自己操心去要。在社区医院,医生护士来得比较勤,会主动询问我们缺些什么,生活上遇到哪些困难。

我的管床医生叫谢宋伟,他每次换药都是亲力亲为,手法很轻柔。换药的时候,他会详细地指导我该如何饮食,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以免吃坏了肚子,不光排便受罪,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和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用的都是基础药物,治疗费用便宜很多。我在社区医院安安稳稳地住了15天,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只有400块钱,相当于每天20多块钱,还不够请护工擦洗伤口的费用。看到电视新闻里说,国家提倡“大病去医院,小病回社区”,我觉得很有道理,如果小病也要挤着去大医院,那么真正重病的病人就可能进不来。

曾德清到“健康小屋”监测血糖血压。

[背景]数据显示,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率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已呈高发态势。面对新形势,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慢性病管理模式,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新医学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服务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通过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进行慢性病监测和危险因素干预。

我今年67岁,5年前和老伴从应城来到武汉跟儿子一起住,楼下就是杨园街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的第一个月,我就被社区医生杨九芳请到了慢性病管理中心的“健康小屋”,一系列检查后他们给我建了健康档案。以前也走过这样的过场,没想到之后的每个月,我都会按时接到催量血压的电话。

患高血压快10年了,从来都是想起来就去医院量一下,每次到了医院至少要排1-2个小时的队,医生忙得连想多问几句的时间都没有。自从血压被社区服务中心“监管”后,除了监测血压,医生还会对我进行生活上的指导:吃饭不能多放盐,炒菜要少放油……以前哪个知道还要注意这些。5年来,我切身体会到了慢性病有人“管”的好处,这些年一直忽上忽下的血压终于平稳了。听说在这个中心,像我这样被“管”的病人有1700人。

今年9月,我回应城参加单位体检,查血糖时发现血糖有点高。之前我一直在咳嗽,用生姜和冰糖熬水喝了一个月,少说也吃了2斤冰糖。本来就在吃高血压的药,现在降糖药又来了,心理负担很重。

回汉后,我再次来到社区医院找到了杨九芳医生。她看完结果后,让我到大医院再复查一次。大医院医生告诉我是糖耐量异常,暂时不用吃药,只要注意饮食多运动就可以。我打心眼里高兴,但是到底该怎么吃怎么动,又犯了愁。

回到社区医院,杨九芳给我量身高称体重,详细询问了每天的劳动强度后,用电脑给我打了一份食谱,细微到每天的一日三餐,让我回家照着吃。另外又帮我制定了一份运动计划:每天散步半个小时以上,每周5-6次。按着这两份“处方”我试了2个月,前天去检查,我的血糖已经恢复正常了。

这两个月,我还被杨医生拉着参加了4次“糖尿病社区沙龙”,讲的全都是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对我这样不会上网的老年人来说,需要的正是医生能像这样手把手的贴心指导。“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希望健康小屋和健康沙龙能在武汉遍地开花,更多市民拥有自己的‘慢性病管家’。” 整理/记者刘璇 通讯员史韡威

家庭医生陪看病陪聊天很贴心

讲述人:二桥街桥西社区67岁居民赵文英

[背景]从2008年开始,武汉市在二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家庭医生制度。8年过去了,现在二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有24个家庭医生团队,负责辖区6万多名居民的健康。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公共卫生科服务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要深入到居民家中,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慢性病随访及就医、用药、康复指导等服务。家庭医生是“三分用药物,七分用言语”治病,对许多老年人来说,言语的温暖和行动上的关怀更让他们贴心。

我今年67岁,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生残疾,连下个楼买个菜都非常困难。家里老伴早走了,现在和27岁的养女住在一起,平时女儿也不在家,白天我一个人在家非常寂寞。

社区的余嘉医生和郑翠华护士帮我走出了寂寞,在一次上门随访后把我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这几年来两人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虽然我目前没有什么病痛需要治疗,但两人不仅给我检查身体,还帮我做清洁,隔三岔五还为我买菜做饭,让我感到了很大的安慰。

有一次我一个人下楼时不小心摔倒了,两人闻讯后马上赶了过来,把我扶到社区医院治疗,问我有哪里不舒服,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我从小没读过书,没什么本事,家里房子只有30平方米大小,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每月拿低保加残疾补贴。但每当家庭医生到我家里来,人就特别快活、高兴,像看到亲人一样,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述。

这几天,余嘉医生还跟我说,要和我女儿谈谈心,要她平时能多陪陪我。这样的家庭医生真是太贴心了。(记者伍伟 王恺凝 通讯员韩悦)


编辑:赵彦

关键词:社区医院 精细服务 慢性病 健康小屋 分级诊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