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摆渡人》,一杯因人而异的鸡尾酒

2016年12月27日 15:44 | 作者:史兴庆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摆渡人》以酒吧为主要场景,以摆渡人梁朝伟的情感生活为线,串起了“被摆渡人”金城武、张榕容的爱情,以及“新摆渡人”杨颖和陈奕迅、熊黛林的情感纠葛,穿插了被摆渡的李宇春、贾玲的失恋小故事。影片的多线叙事、时空交错,因为用好了梁朝伟这条线,大的架构没出问题。

1482402417271

影片塑造的角色“摆渡人”,有点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医生,但又比心理医生做得更多,更具戏剧性,不仅是“摆渡人”的名字,这种人物形象,也给人一定新鲜感,尤其经收放自如的梁朝伟的演绎,在电影人物谱系中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一笔,可圈可点。

片中两个小故事——李宇春的“缘如冰”和贾玲的“爱情不能当饭吃”,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和情感法则。正如片中梁朝伟教新摆渡人杨颖说的那句话——“感同身受”,有故事的人才更能品出这两个小故事的味道。

影片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个“缘如冰”的层面,而是通过梁朝伟、金城武、杨颖的情感故事,讲了人生“放下”的问题。梁朝伟需要放下,才能把自己渡过岸;杨颖为爱拼命,也需要放下,才能渡人渡己。其实,人生的长河里,悲与喜、成与败的根源,不也都与“得到”和“放下”有关吗?得到,得不到;放不下,放下。

人生在一定阶段或者在一定情境中,才能真正理解“放下”。事实上你也不得不放下很多东西——爱情的、青春的、亲情友情的、人生财富“小目标”的、执念的等等。人生就是一个从不断得到转向不断失去的过程,失去了却放不下,那就沉溺于痛苦中了,片中“没有明天”的梁朝伟,放下了也就有了明天。

《摆渡人》好的地方在情感和情思上;不足之处也有两个,一是强行加了“光明的尾巴”。故事的结局都不错——大家都到了“彼岸”,梁朝伟的心脏病还恢复了,陈奕迅也涅槃重生了,金城武和张榕容尽管南辕北辙了一把,但也好事临近。这种光明的尾巴,稀释了“放下”的现实意义。放下等于接受了现实,改变了自己,而不等于改变了现实。

另一个不足之处在于风格的过于杂糅,或者说拼盘。梁朝伟和杜鹃的情感整体是传统而深沉的;金城武和张榕蓉的故事就很无厘头;杨颖和陈奕迅、熊黛林的情感纠葛很现实,表现形式却很夸张;片中有王家卫电影的小资调性,周星驰喜剧的影子,周润发赌片的味道,以及老港片的风情。调好了就是一杯好的鸡尾酒,调过了头,或者酒不逢知己,就不如扎啤能对更多人的口味。

今年国产片的舆论环境有些恶劣,也迫使国产片要有“分众意识”——找准目标受众,主打目标受众,给观众一个较为明确的口味区分,这是鸡尾酒,好不好都是鸡尾酒,那是扎啤。“老少兼宜”早成镜花水月,而从“大众”到“分众”,也是一种“放下”。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摆渡人 梁朝伟 鸡尾酒 故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