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2016年12月28日 16:15 | 作者:缪迅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令人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必须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理所当然地捍卫我国社会主义的利益,始终不渝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一代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如何在当前和今后坚持不懈地将立德树人和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为日后极有可能从事涉外工作的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学或其他专业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西方的文化。毕业后,这些学生将担当起中国与西方世界交流的重任。在引进外国文化的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责任。

前几年,同在松江大学园区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对三校学生开展的专项调研发现:一方面,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根本,是根深蒂固难以替代的;对于西方文化,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并非不加区别全盘“拿来”,还是有一定的扬弃取舍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往往过于片面,理性化的认识和批判能力缺乏。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产生质疑,缺乏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甚至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

诚如许多大学生在接受调研时认为的那样:在互联网时代,外来文化让他们更加了解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但同时须看到,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

这就提示着我们,在西方文化、他国文化不断进入的进程中,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盲目崇拜外来的西方文化,显得不可或缺、不可忽视,更不可削弱。在对中外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兼容关系予以肯定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很明显的不协调、冲突之处。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应对外来文化有甄别能力,取其所长,扬弃其所弊。而要做到正确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就要求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大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正确分析问题,不人云亦云,锻炼、培养并具备较高的批判能力与辨别能力。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植根中国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的文科类、外语类院校课程设置,应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文化熏陶。作为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在坚持自身文科和外语特色教育的同时,应该给予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育以应有的重视,在课程的设置上给予充足的安排。比如,将现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改为必修的公共课;鼓励和倡导学生阅读经典、研习传统文化,在思政课程中适当增设中外文化推介与分析的课程,还可多举办高水准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学生在今后所从事的涉外工作中,就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地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为了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笔者建议,文科类、外语类院校可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这种研究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与遵循,建立在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深刻的思考上,着眼于积极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和加强软实力建设的战略考量,着力于维护我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的高度自觉。

当前和今后,文科类、外语类院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华现代文化知识培育,积极探寻中西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在继续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善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效率与说服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这可以说也是一项理应持之以恒、不断加以推进的系统工程。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文化 中国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