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弋阳古戏台受岁月摧残还被文物贩子盯上

2017年01月04日 10:37 | 作者:童梦宁 | 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 

岁末年初之际,正是我省各地农村上演年戏的热闹时期。而赣剧发源地弋阳县的朱坑镇上童、西童, 清湖乡罗家、漆工镇陈家、圭峰镇郑家等乡镇十余个行政村的村民守着本村古戏台却犯起了愁。这些古戏台基本上是清代遗存的古建筑,气势恢宏,雕刻精湛,历经数百年沧桑,当前已出现檐枋、梁柱、藻井等构件霉烂、脱落等损坏现象,成了危房。为防止古戏台坍塌,当地村民力所能及做了一些简易的保护工作,期盼上级部门能下拨专项资金予以抢救。

近日,记者前往弋阳县走访上童、西童等古戏台,切身感受到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及纯朴的地方习俗风尚,并了解到当地政府及群众迫切希望汇聚多方力量抢救古戏台。

古戏台不仅受岁月摧残还被文物贩子盯上古戏台不仅受岁月摧残还被文物贩子盯上

弋阳不仅是赣剧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高腔戏曲鼻祖——弋阳腔的产生之地,自明代以来,涌现出了近百座建筑精湛典雅的戏台。弋阳古戏台历史悠久,旧时不仅是梨园弟子献艺场地,也是同族人供奉、祭奠祖先及私塾场所,其兴衰历程向来备受关注。

上童、西童均为朱坑镇两个以童姓为主的行政村,两村相距虽不足2公里,却各拥有一座清代遗存古戏台。这2座古戏台均为童氏祠堂中的组成部分,设有戏台、天井、观众台及宗族祭祀厅等功能区,戏台主体为木质架构,梁、枋与台柱直接连接,靠榫眼结合而成,未启用一颗金属铆钉,梁柱、拱枋、脊檐、础顶等构件的雕刻、装饰都十分考究。据了解,省内外不少文物及建筑专家考察这2座古戏台时,均由衷发出赞叹,认为具有构建科学、设计复杂、构件精巧、操作细致等特点,建筑工艺堪称一绝,值得重点保护。

这2座古戏台历经300余年沧桑,缺乏专业性维修,有不少雕刻精美的建筑构件已出现霉烂、脱落等损坏现象,当前虽被列为危房,但主体基本保存完好。令人痛心的是,西童古戏台有8根木雕精美绝伦的额枋已惨遭洗劫,柱子上还留有新鲜锯印。西童村支书童福通告诉记者,这是2个月前发生的盗劫现象,村委会已经报警,初步推断系民间文物贩子所为。当前村委会已指定一名村民看管古戏台,防止文物贩子再伸“黑手”。为防古戏台倒塌,数年前全村人就已凑钱,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上童村支书童文英则向记者表示,该村古戏台保存较为完好,得益于6年前该村一名矿老板童金清一次性资助5万元进行主体维修,之后几年中,他和其他村干部又自掏腰包凑了数千元,每年检查戏台屋顶,避免戏台因漏水而加重损坏。而那些工艺复杂的构件维修,需具备“修旧如旧”的技艺及专业知识,村民不敢轻举妄动,期盼文化部门统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今年将“借力”抢修上童、西童等7个古戏台

据了解,已分别被列入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弋阳县古戏台共有21个,其中西李、曹溪、童家3座古戏台均为市级文保单位,当前已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并进行了全方位专业维修,系当地群众看戏、看电影的重要文化礼堂;上童、西童等村的18个古戏台则为县级文保单位。由于受县级财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这18个古戏台的抢救工程仍处于计划中。

童文英告诉记者,弋阳县有这样的俚语: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事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当前春节临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全村人都期待村里的古戏台能早日恢复使用,如没看年戏,总感觉少了年味和乡愁。

弋阳县博物馆馆长翁志强向记者介绍,严格按文物保护要求抢救古戏台,每座戏台所需费用至少四五十万元,靠县级财政拿出千万元资金来抢救、维修,显然是力不从心。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全面抢救全县古戏台,县里一直在努力。

当前弋阳腔虽被列入国家非遗,而以此名义争取的资金也只是“抢救”传承人,并不能用于古戏台维修。县里也担心,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上级资金来“救”古戏台,有些古戏台已经“等不起”。因此,该县已设法寻求多种途径予以解决,如这18个古戏台中有不少曾是方志敏等革命先辈作战之地,县里决定“借力”苏区红色遗址维修项目,争取到了部分资金,用于先期紧急抢救其中7个古戏台。今年1月将开工维修上童、西童、东港、湖西4个村的古戏台,10月再维修罗家、陈家、郑家3个村的古戏台,同时将这7个古戏台申报市级文保单位,计划3年内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届时可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稳定有序地用于古戏台保护。其他11个古戏台也在维修计划中。

编辑:陈佳

关键词:弋阳古戏台 受岁月摧残 还被文物贩子盯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