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北京最大文保计划启动 西城将投入百亿腾退47项文物

2017年01月04日 15:12 | 作者:记者闫峥 |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分享到: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投入过百亿,以47项产权为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为重点,对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会馆和名人故居全部实施腾退,实现一批重大文物建筑腾退修缮亮相。昨天,记者从西城两会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城区启动了北京迄今最大规模文物腾退保护计划。同时,地百升级改造工程有望明年竣工,月坛体育场将“变身”大冰场。

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表示,西城区已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了《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文物保护计划。该计划着力推进列为文物的名人故居、会馆腾退保护利用工作,实现一批重大文物建筑的腾退、修缮亮相。“改变了以往文物单点腾退、靠项目带动的方式,实现了主题性、成规模、有计划的‘主动’文物腾退。”孙劲松表示,十三五时期重点是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文物价值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47项直管公房类文物进行腾退保护,并以此带动一批社会单位管理、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腾退保护,整体投入过百亿。 

腾退的文物主要集中在四片,包括大栅栏地区、什刹海地区、阜景街沿线,以及菜市口以南地区。其中不少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都被居民当作“大杂院”居住。明年,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文物将进行腾退。 

在谈到“新三片”的珠粮街区改造时,大栅栏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末,煤市街以东将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从整体风貌、胡同机理的梳理、产业布局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展开。共涉及八九条胡同,采取自愿式疏解的方式,十三五末有望腾退30%-40%,并利用腾退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一片区的改造,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提升的模式。”在这一区域,还包含了梁诗正旧居、谭鑫培故居等8个文物项目,涉及居民183户左右,这些文物将参照沈家本故居的模式,采用文物腾退的方式进行保护。

鼓励公众参与文物保护

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说,在推进文物腾退的同时,西城区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实践路径,已成功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万松老人塔开辟为新型公共文化场所“北京砖读空间”,并形成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模式。西城区初步确定:腾退后的文物使用,必须以有利于文物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以实现腾退出来的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传播的最大化,让文物“活”起来、“开口说话”,成为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的公共空间。

孙劲松表示,为推动计划落实,西城区将以多种渠道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社会公众的意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民非组织和居民、志愿者参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提高社会参与度,创造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氛围。强化文物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的文物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其依法履行修缮、保养义务。

德胜门对景工程明年竣工

德胜门对景工程建筑项目位于西城区德胜门桥西南角,与德胜门城楼相对应。据介绍,德胜门对景仿古建筑将按照明清四合院建筑风格建造,总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预计明年4月开工,将成为老北京传统文化展览馆,2017年底与市民见面。

地安门百货改造将完工

在“地百”改造工程项目中,目前已经完成地安门百货的所有低端业态的疏解。因“地百”位于中轴路,地处重要景观区,现已对地百商场沿街立面进行局部“削层、退台”的改造,突出传统建筑元素,较好地恢复历史街区的沿街风貌,完成整体改造,将提升什刹海地区周边景观。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之中。

改造后的“地百”,将引入文创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书店等企业;在“地百”四层还将引入文化交流中心,重现什刹海地区昔日文化及商贸产业的繁华。

此外,建成后的“地百”,地下停车场也将扩容,将有百余个停车位。未来还考虑为周边居民提供错时停车。

月坛体育中心滑冰场将建

西城区体育局局长包川介绍,“十三五”期间,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和课外活动计划,深入推进青少年“三大球”工作。

同时,挖掘推广冰蹴球、冰龙舟、冰嬉等项目,积极推广可拆卸仿真冰雪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街道建设20处仿真冰场地。

规划建设月坛体育中心滑冰场,春、夏、秋季冰场上恢复为田径场,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预计2018年开建,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月坛冰场的建成,将形成与冬季什刹海、北海、陶然亭天然冰场相结合的,辐射全区的南北呼应的冬季体育健身圈,努力打造全天候运行的冰上场地供给。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北京最大文保计划 西城 腾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