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千年书院的现代转型:岳麓书院的30多年

2017年01月09日 10:01 | 作者:肖永明 夏金龙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岳麓书院弦歌不绝,培养了以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为代表的一批经天纬地之才,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岳麓书院赓续传统,探索将书院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的模式,实现了古老书院的现代转型。

岳麓书院大门岳麓书院大门

文物古建的修复与保护

上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由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1986年,书院主体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第一期修复工作完成,正式对外开放。1988年,岳麓书院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书院又陆续开展第二期、第三期修复工作。2012年,岳麓书院申报、建设的中国书院博物馆开馆,这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迄今唯一一所中国书院史专题博物馆。至此,岳麓书院文物、古建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在此过程中,岳麓书院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发展相关的高层次学术研究,使书院的文物、古建抢救性修缮和日常维护工作得到有力的学术支持。与此同时,还组建书院文物保护、研究机构,创立“中国书院学会”,以促进书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利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与交流

在修复、保护书院古建和文物的同时,岳麓书院恢复发展书院的学术研究功能。目前,岳麓书院已经拥有了一支40余人的专职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2人,在经学史、礼制史、宋明思想学术史、湖湘文化史等领域有突出表现。近年来,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8项、学术成果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6项。这些标志性学术成果为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岳麓书院秉承古代书院会讲传统,注重学术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学论道活动,搭建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主办学术刊物,打造具有岳麓书院特色的学科平台;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目前,岳麓书院已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

人才培养

岳麓书院从1986年恢复招生至今,已经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涉及历史学、哲学、考古学三个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岳麓书院挖掘传统书院教育的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重视“习礼育人”,每年举办入学礼、拜师礼、祭孔礼仪、端午祭屈礼,通过习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组织常态化、制度化的“讲会”和“读书会”,营造浓厚学术氛围;重视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实施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文化传播

上世纪90年代末,岳麓书院与媒体合作,首次举办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电视讲学活动,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之后,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岳麓书院推出了系列面向公众的讲学活动,如“千年论坛”“明伦堂讲会”等,邀请海内外名家讲学近400场。

同时,岳麓书院通过参观讲解、培训研习、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祭孔大典”、与中小学开展合作研究与教学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普及传统文化,使古老学府焕发青春,在当代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岳麓书院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互联网等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机遇,与凤凰卫视、凤凰新媒体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互联网+国学”的传统文化传播新模式,面向全球推广国学。近年来,举办“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共建“凤凰网国学频道”,组织开展“岳麓书院讲坛”,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释放出更大能量。

岳麓书院的恢复和发展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称誉。将古代书院优秀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相结合,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物保护、社会服务四大事业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建设、管理、运行、发展模式,是30余年岳麓书院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保证。岳麓书院作为古老书院现代转型的一个范例,也许可以为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肖永明 夏金龙)

编辑:陈佳

关键词:千年书院 现代转型 岳麓书院的30多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