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把脉老字号

2017年01月10日 09:05 | 作者:王慧峰 朱婷 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闻:一得阁的生死

一得阁,差点就死了。

1月4日下午,在北京琉璃厂一得阁美术馆里,说起近几年公司经历的一些风雨,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杰慨叹不已。

作为中华传统书写文化的老字号代表,“一得阁”创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今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一得阁墨汁经历数代传人研磨,技艺已臻巅峰。2006年,一得阁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字号既代表消费者对行业内某个品牌的认可,同时也易成为他人“傍名牌”的对象。

一得阁未能幸免。继而是无休止的官司和麻烦。

“直到今天,市场上还充斥着假冒的一得阁董事长、假冒的一得阁墨汁,甚至假冒的一得阁墨汁生产企业。”愤慨中,王杰更多的是无奈。

2016年12月5日,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官方微信上发布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关于北京一得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恶意注册“一得阁”商标无效宣告申请裁定书。经过近一年的审查,一得阁文化注册的“一得阁”商标被宣告无效。

一得阁墨业遇到商标维权纠纷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不少老字号的困扰。

张健告诉记者,老字号发展遇阻最大原因就是缺乏相关保护机制,老字号无形资产的可利用性使它们经常受到其他市场主体的侵害,老字号商标、商号被滥用、盗用,已对老字号产品信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作为墨汁的创始者,一得阁一直使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部分产品还是国家秘密技术项目。使用一得阁墨汁创作的书画作品,浓淡五色,墨迹鲜亮,书画流利,写后易干,清香持久,永不褪色,适宜揭裱,耐水性强,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韵致。

历经150多年岁月洗礼,一得阁保持了在制墨行业的上乘品质,淬炼为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然而,这块金字招牌被假冒伪劣侵蚀得几近体无完肤。

据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前几年统计,一得阁生产的墨汁占全国书画墨汁总产量的76%,这其中竟有70%-80%是赝品。

在一得阁办公大楼所在的琉璃厂,方圆300米的地方,就有人公然售卖假一得阁墨汁。“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卖假墨汁,可见其嚣张程度!”王杰说。

老字号对“李鬼”的抗争从未停止过。但无奈,“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太低,而老字号的维权成本太高”。王杰告诉记者,从发现线索到报警举证,往往是他们费尽人力物力,却以售假制假者被罚几千元了事。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中华商标协会会长刘凡2016年9月下旬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提升情况”视察团。

尽管因为工作关系,对于企业维护商标权益的事件并不陌生,但是去年的这次调研,依旧让他很震惊。

“保护老字号,当下要尽快厘清中华老字号、品牌、驰名商标之间的关系。”刘凡指出,目前的问题是各地政府以及企业主对于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的概念界定,有些模糊,认识不够清晰。

“虽然一些中华老字号通过各种途径,依照了驰名商标法律得到商标保护,但是在消费者心中,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甚至还有中国免检产品,还是会混淆,这些通过不同主体认定的、如此众多的称号,能否整合到一起?”

对著名品牌的侵权和假冒问题并非老字号品牌独有,但是对老字号品牌的冲击力尤其大。“政府在这方面要有所作为。”张健和王杰都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从商标权、企业名称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层面加大执法及惩处力度,为老字号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在国家政策层面应给予中华老字号品牌更多方面的照顾和扶持。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老字号 稻香村 张小泉 瑞蚨祥 同仁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