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大学能否培养出“农场主”:看安徽农业大学的试验

2017年01月13日 11:27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被改变的人生

进入安徽农业大学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相当一段时间里,林立的脑子都是蒙的。

大一下学期,林立在校园里偶然看到试验班招生的通知,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其实,他对农业一无所知。父母经商,家在江西井冈山脚下的县城,林立从小到大几乎没去过农村。高考结束后误打误撞进了安徽农业大学,但主修的专业却是经济管理,跟农业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填表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学生社团在招人,填完等了一阵,没啥动静。”近一年时间里,林立再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本来就没怎么在意的他,很快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大二暑假,突然收到了试验班班主任鄢高翔老师的短信,说我被录取了。想了半天,才想起有这么档子事。”

当时的林立,已经报名雅思考试。按照父母的规划,大学毕业,就送他去澳大利亚留学。“去试验班学农,父母肯定不会支持。不过,强烈的好奇心,还是让我决定试试看。”就这样,瞒着父母,林立偷偷进了试验班。没想到,人生就此改变。

其实,这也不怪林立草率。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青团安徽省委三家联合发起“现代青年农场主试验班”,初衷是从在校大学生中遴选、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紧缺人才。荃银高科每年提供50万元的资金支持,计划10年培养3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但问题是,除了一纸简单的合作协议,其它全是空白。

“现代青年农场主到底什么样?要怎么培养?毕业后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我们也说不清楚。”时任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的鄢高翔,因为长期负责学校教改,被校领导委以重任,“靠着以前做教改的经验,我先拿了个培养方案,当年就开始遴选学生。条件很简单,一要成绩优秀,二要对农业有热情。”

就这样,第一届30名学生到位,试验班开了张。那时候,鄢高翔几乎每周都要给学生开一次班会,戏言“洗脑”,竭力描绘现代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安徽农业大学授予鄢高翔“尚方宝剑”,各学院的教师,想要谁来上课随便点。很快,鄢高翔列出一张课程单,涉及育种、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这意味着,试验班的学生一学年要修完30门课,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可能两个学年都没这么多课。并且,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试验班所有的课程都没有教材,授课的方式多为学生自主、师生互动。

一年后,林立才向父母报告此事。“在我意料之中,父母坚决反对,但木已成舟,他们只好作罢。”后来,林立又争取到海外实习的机会,父母一听大喜过望,以为林立回心转意。没想到,林立要去的却是非洲的安哥拉。这下父母彻底火了,轮番上阵劝说无效,最后气得扔下狠话:“这个儿子,真是没救了!”

戴着眼镜、看似文弱的林立,在不少同学眼里是“富二代”,但两年的试验班经历,让他好像换了一个人。在涉农企业提供的基地里,在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林立扛过化肥、打过农药、挖过沟渠、收过粮食,介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编辑:梁霄

关键词:大学 培养 农场主 安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