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在“瘦身健体”中提质增效——北京2016年经济发展述评

2017年01月13日 18:51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全面发力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各项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实……

刚刚过去的2016年,北京将自身发展进一步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快调结构、促协同,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交出了一份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经济发展答卷,一个更加“瘦身健体”的北京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根本途径——主动“瘦身”,推动京津冀协同,探索发展新路

几栋厂房内,一排排服务器林立……

2016年9月12日,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一号、二号园区宣布启用,未来可为200万个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

长城网运营型大数据中心、中国教育云数据基地……伴随总投资约800亿元的10个云计算项目的逐步落户,由京冀两地共同谋划的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中国数坝”正在张家口悄然成长。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是北京主动“瘦身”、疏促结合的一个缩影。

从2014年北京以“负面清单”方式发布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至今,北京“禁限”涉及产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达到55%,累计不予登记业务数量达到1.63万件,其中2016年1月至11月不予登记3253件。

“通过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实现了首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提质增效,实现了京津冀全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卢彦说,更关键的是,这为“高精尖”产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北京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实现产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产业对接,产业协作正不断深入:“4+N”产业合作平台累计签约工业项目60余个,沧州现代四工厂、新乐三元工业园等逐步竣工投产;新机场航站区、飞行区全面开工,临空经济区规划获批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

“京津冀产业协同从蓝图走向现实,北京则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变,努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2016年12月29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暨工业经济形势高端论坛上,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这样说。

这是一条稳步上升的线——2016年1月至11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约320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从年初的-2.5%提高到11月的4.7%。

在疏解中发展,在调整中提升,2016年,北京经济稳步向前。

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完成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117家……2016年1至11月,北京一般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新设立企业数分别下降73.27%、27.44%和20.09%;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金融、文化和科技类企业新设企业数分别增长23.1%、29.53%、24.7%——一降一增,折射出产业结构的此消彼长。

这是关键一招——改革攻坚,不断释放活力和创造力

风景画、人物画……京东方展厅内,一款实木外框的32英寸显示屏上,不断变换着各种绘画作品。

“这是我们去年底推出的全球首款家庭云艺术馆,开启了绘画艺术的数字化时代,网上卖得很好。”说到这里,公司讲解员翟玉洁声音骄傲地提高了八度。

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以改革打通制约发展的其他关键环节,2016年,北京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关键一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取消调整74项需要基层开具的各类证明,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

延庆奥运村建设、国家速滑馆……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一大批项目向社会资本敞开怀抱:北京新一批引进社会资本的重点项目达60个,拟吸引社会资本1950亿元。

伴随国企改革深入,北京市国有企业活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1月至11月,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利润529.8亿元,同比增长达22.5%,收入、利润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北京启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过一年多改革发展,“北京服务”正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2016年北京服务业新引进外资项目1000多个,资金总额达123.2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超过九成。

“北京市把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作为落实首都功能定位、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试点实践。”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说。

一项项改革的落地、深化,促进北京经济结构不断走向优化——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81.8%,与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接近。

这是第一动力——新经济新动能,推动“高精尖”结构加速构建

一辆辆“天车”在头顶天花板的轨道上迅速穿梭、运送芯片,少量员工在一台台机器面前有条不紊地操作……

“我们生产的芯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昕说。

2016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成绩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70亿元,增长8%;工业增加值完成710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760亿元,增长8%。

“一个指标尤其值得关注,这就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说。

亦庄发展动力,缘何如此强劲?“原来土地资源被一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占据,北京市产业禁限目录的出台,给高精尖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更坚定了高精尖企业在北京的发展信心。”梁胜说。

新能源智能汽车创新科技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机器人创新产业园、泰德健康产业园……2016年,一批“高精尖”项目在北京落地建设。

中芯国际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京东方开展柔性显示实验线技术改造,提前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一批重点高科技领域加快突破。

2016年,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

——截至2016年9月,北京新注册科技型企业6万家,同比增长22.1%,占新注册企业的比重达到36.8%,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这为未来北京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1月至10月,北京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37.8%和27.9%,高出全市工业利润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和19.7个百分点。

——制造业高端化加快发展:1月至11月,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7.2个百分点。

在人才、技术、资本“新三驾马车”驱动下,北京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1月至11月,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2657.8亿元,增长10.2%,其中流向外省地区市和出口的占比达81%。

“服务业占比稳步提升,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不断孕育成长。这说明北京改革创新积蓄的新动能正逐步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成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冯永晟说。(记者李斌、孔祥鑫、李萌、任峰) (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提质增效 北京 2016年经济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