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各方联动,共同创造养老“好环境”

2017年01月13日 21:33 | 作者:记者 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北京市政协全会“支招”医养结合:各方联动,共同创造养老“好环境”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 包松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三地协同推进医养结合,一直是社会公众和政协委员的关注点。“医养结合首要的基础是对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进行整合对接。京津冀协同推进医养结合,不单单是北京的老人走出去养老这么简单。”13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全会记者会,精准聚焦如何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接受采访的董瑞委员认为,要实现协同养老,要同时整合京津冀三地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在医养结合的政策上进行接轨,确保医保、救助等政策在同一个平台上。

小组

        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人民政协网记者 贾宁摄

“北京医疗资源最为丰富,要在医养结合中带动和辐射津冀地区,共同创造一个养老的好环境。”董瑞还提供了一个设想,在张家口、承德等接近北京的区域,建立一个推进京津冀医养结合的试点,让一些政策和做法能够先行先试。

说起养老,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低收入老人的养老,同样备受关注。传统养老方式一般有三种,社会养老金养老、土地养老以及家庭养老。北京农村大部分养老则是靠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

“问题是农村空巢老人很多,这些老人虽然有土地,但大部分有慢性病,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再加上文化缺失、内心孤独,传统农村养老模式日渐式微。”董瑞是医生出身,但对农村养老下了一番功夫研究,也参加了北京市政协关于养老的专题调研。他建议,农村养老还是要大力推进家庭养老模式,以孝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键如何能进一步把“家庭养老”拓展成“家庭养老业”。“如果能利用农村土地优势,通过农村旅游观光带动家庭养老形成一种产业,相信会给农村养老提供一种新的选择。”董瑞说。

医养结合需要有政策、有产业,还要有能做这些事的“人才”,尤其是能沉得下去,服务社区的人才。这是王以新委员在采访中不断提及的观点,而她自己也正在以身作则带头“下社区”。

1486274

1月13日,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人民政协网记者 贾宁摄

“我现在在三级医院出诊,同时也在社区医院出诊。老百姓每次来看病都非常高兴,出门不远就能看病,挂号也不难。”因此王以新建议,大医院自己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们能在医院与社区间流通,社区医生也能定时到医院培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此外,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区医院诊疗情况进行远程指导,再加上逐步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尽可能把这些医生留在社区。

委员们的观点各有角度,恰如推进医养结合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大家各关注一块问题,但不能各自为政。医养结合的政策、人才、信息、资本要充分联动起来。”余立新委员表示,只有各种力量达成共识、充分联动,医养结合才能真正推进下去。

“关于联动,我再补充一句。”杨立萍委员说,联动要依靠信息化,为了保障养老需求与供给的信息对称,要将养老服务与智慧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把这些信息机构整合在一起,将养老信息纳入现有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养老 医养结合 北京两会 人民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