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专题报道>要闻 要闻

治理大城市病 需要城市家园中的每一个人共情、献力

2017年01月17日 10:4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修菁)“我们小区门口本来是双向四车道,应该道路很畅通吧,但现在堵的不行,因为只有一条车道能用,其他车道都被停的车占着了。治理大城市病,需要优化计划、综合治理,也需要社区自治、需要文化教化,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


加快治理大城市病

加快治理大城市病


在1月16日举行的北京市政协全会“加快治理‘大城市病’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联组讨论会现场,樊澄委员的发言似触动到现场的多位委员,据记者目测,在他发言后,有近十位委员同时举起了手。

“治理大城市病要想看到明显的成效,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百姓与政府一条心,所以营建城市中的家园文化和家园意识很重要。一些区级电视台,我认为不妨可以做成家园式的电视台,每天就是播如何让天更蓝、水更净的节目,不断和百姓说,要想天更蓝水更绿,具体到自己的生活细节中应该怎么做。” 杨立新委员站起来从工作人员手中拿过话筒,得到了跟进樊澄委员第一个发言的机会。他表示,这点想法缘自自己几年前看的北京台播放的一期纪录环卫工人处理垃圾的节目,“我原来扔垃圾经常是敞着塑料袋口提着的,自从看了这期节目,不止我自己,我也要求家人,扔出去的垃圾袋一定要系上口。刚才樊澄委员所说的我们缺失的汽车文化,是不是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通过宣教来达到自律。”

梁宗平委员则沿着杨立新委员治理大城市病要营建家园文化的建议,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要关注北京随着功能疏解,迁出去的这些企业职工的心理关爱和政策支持的问题。“这些企业职工有很多是非常有行业经验的,我们如何让他们再就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城市疏解功能中的获得感,我认为也是需要政府考虑的。”


蒋卫平委员则从北京市政府报告中提出今年北京市PM2.5浓度要达到60微克/立方米的说法,提出政府向百姓公布的一些工作指标数字,是否可以用百姓直观可感受到的“获得感”语言。“比如之前我们说的是今年有多少个蓝天,到今年的微克浓度,不仅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委员不明白,百姓们肯定也不明白。还有一些政府所做的工作,可以对一些数字做进一步的解读。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北京去年污水处理率提升了1%,达到了90%,别看仅仅提升了1%,这背后意味着北京去年又多处理了2亿吨的污水。所以,政府的一些工作,只有进一步用百姓能听得懂、理解得了的语言,和百姓说明白,不管是困难,还是成绩,百姓才可能和政府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建设好家园。”


编辑:杨岚

关键词:政协委员 人民政协 北京政协 治理 家园 委员 大城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