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一本回忆父母的“家书”

2017年02月06日 16:54 | 作者:王树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除夕夜的鞭炮声在鲁北平原的夜空里噼里啪啦爆响的时候,一村挨一村的万家灯火前,便齐集了守岁的老老少少。对于刚刚走过的一年,每个人都少不了收获的喜悦抑或伤逝的悲凉,但更多的,还是在除夕夜回味这一刻的喜庆,瞻望对未来的憧憬。

比如我们兄弟3人,在今年的这个除夕夜,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话题——回顾上一年除夕夜动议的“写一本以怀念父母为基本内容的家书”的创作过程。

除夕之夜的创意

这里说的“家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家信”。而是我们兄妹四人在2016年除夕之夜构思的一本以怀念父母、祭奠先人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文化”读本。

说起这本自说自话小册子的缘起,还得从去年的除夕夜说起。

每年春节的时候,我和弟弟都回到老家。虽然回族人对待春节不像汉族人那样隆重,但回老家与亲人团聚还是必须的。孩子们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我们几个就随便聊天。大哥说,父母都去世那么多年了,别人家都给老人坟前立碑,咱爹咱娘去世前再三嘱咐不让给他们立碑,怎么办才好呢?几个人琢磨来琢磨去,说起我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老人都坚决让我们读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此话一出,兄妹4人又说到了父亲母亲许许多多让人刻骨铭心的优秀品质。年近古稀的大哥说到动情处,止不住哭出声来,弄得我们几个心里都挺难受。最后,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尊重老人的遗愿,不立碑。就用回忆录的形式,把老人一生的嘉言懿行行诸笔端。一来寄托我们对老人的深切怀念;二来品味老人高尚的品行和留给我们的好家风,以便教育后人,启迪后昆;同时,也让老人在九泉之下看到,他们为了儿女劬劳终生的心血没有白费。

克服万难,只为记录心中的怀念

主意既定,兄妹4人便全身心地思考起各自心中的话题。尤其是大哥,已是虚岁70的年龄,虽说年轻时在农村也属于能写会画的那种,可毕竟没有专门写过文章啊,更何况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困难根本没有难倒大哥。听大嫂说,自从有了这个举义,大哥每天晚上写作到深夜,有时写着写着就抽泣起来。没有纸张,他就把文章写到盛水泥的牛皮纸袋子上。到七月我再次回家的时候,看到一摞厚厚的牛皮纸袋上竟全是大哥的文章,这让我在唏嘘之余也充满了自责与忏悔。于是,我给他买了两包A4打印纸,并且答应帮着他在电脑上打印出来。

大哥说,别看我老了,我还想学学电脑呢。我只好把一台只能用于打字的旧电脑给他带回家。他小时候学的拼音跟现在的不一样,是那种片假字的。于是,大哥就让上中学的外甥女教他学习汉语拼音,把拼音字母和26个英文字母抄下来挂在墙上,天天学,天天背,并且学着打字。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庆节我们回家的时候,大哥不光学会了打字,居然把自己写在牛皮纸上的那些文章全都打印出来了。尽管错字多一点,标点符号有的也不太准确,但4万多字的文章却不能不让我这个大半生吃文字饭的人叹为观止。

62岁的妹妹,庄稼地里的活儿和家务活儿那么忙,也一笔一画地写了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但感情真挚,表达准确,也让我这个当兄长的感到无比欣慰。弟弟在写作对父母深切怀念的文章之余,对家族中的至亲骨肉也寄予了深深的怀念,书写了对祖父辈、父辈所有直系亲属的怀念。从他流畅的文笔中,我看到了一辈一辈走过来的先人,无一不是苦人、好人、老实人,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默默无闻的耕耘,传承着一个家族的善良与勤劳、忠厚与朴实。这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承、道德的传承。在这个世代为农的普通人家身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渗透与接力。

《寻常百姓家》,意义不寻常

看了各自写的文章后,我们决定把书名定为《寻常百姓家》。

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辑:“怀念父母”;第二辑:“至亲骨肉”;第三辑:“乡韵乡愁”。全书共收入我们兄妹4个人亲笔撰写的文章46篇,其中大哥王树诚17篇;我12篇;妹妹王树娥2篇;弟弟王树善15篇。所有文章都由撰写者自己执笔,本着“有什么说什么,不夸大其词,实事求是,带着感情写”的想法,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份义举。

今年小年那天,我们拿到了自己撰写、自己设计、自己印刷的家庭读物,心里真是高兴。所以,我和在山东德州工作的弟弟商定,为了祭奠长眠地下的父母和先人,也为了年逾古稀的兄长,今年除夕夜仍然回到老家,以对这本《寻常百姓家》小册子的写作回顾为话题,聊一聊家庭、家风、家教、家事。

除夕的上午,我和弟弟从几百里以外的他乡归来了。拿了几本书,跪在父亲母亲的坟前,感觉心里沉甸甸的。那一时刻,我突然想到,我们撰写的回忆亲人的文章,虽然是发自内心地自说自话,但多亏了父亲母亲在极其艰苦的岁月里让我们读书。其实,和我们有着同样心情的人肯定不少,但不是人人都能用文字和书写来表达这种心情的。我们作为农民的儿子,能够用这样的方式祭奠先辈,一是遇上了好社会,遇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强盛;二是遇上了明白爹娘。回想两位老人的一生,多么不容易啊,我们多么希望在天堂里的父亲母亲能够听到儿女们的心声啊!

《寻常百姓家》是我们一家人的自说自话,没有什么高深的立意与宏阔的主旨,只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继承先人的品行,一辈接一辈都做正经人。如今,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文化的肯定,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基本单位的家庭教育将越来越显示出它应有的作用。从自身做起,从一家一户做起,继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祖先传下来的光荣传统,把家庭、家风、家教搞好,把家事办好,是所有公民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所有的细胞都健康了,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强大,人民就会更幸福。

堂屋里孩子们的笑声随着电视画面的变换一阵接一阵,上房里我们哥儿几个的香茶一杯接一杯。在这个幸福的夜晚,父母和我们在一起,亲情和我们在一起,祖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家的百年老屋里充满了热情洋溢的欢笑和憧憬未来的喜庆。

文/全国政协委员 王树理(回族)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 回忆父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