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北京市政协常委郭耕:带着思考去参观

2017年02月08日 16:45 | 作者:郭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的课本,在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93页,你会见到有关南海子麋鹿苑科普设施的插图;翻开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初中《语文》第二册的186页,你会见到来自南海子麋鹿苑关于麋鹿的科普文章;翻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的215页,你更会见到“麋鹿之谜”这一课……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大型鹿科动物。作为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的麋鹿苑,全名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成立于1985年,位于北京南五环外的旧忠桥南两公里处的南海子核心地,是距北京市区最近的一处以麋鹿及其湿地生态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场所。这儿不是动物园,但能看到很多种动物。这儿有各种各样的鹿,却不是一个养鹿场。这里,有当年南海子皇家猎苑湿地景观的生动再现;这里,一直演绎着麋鹿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作为麋鹿科学发现地、麋鹿在我国一度灭绝地和首个种群成功回归地,麋鹿苑自1995年起向社会公众开放,为的是在兼顾生态环境教育的同时,进行历史文化传承,让更多的孩子们爱上生态科普。

在30多年的发展中,麋鹿苑除了在生态保护、科学研究方面默默地发挥作用外,在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博物学科教以及环境教育等方面也表现突出,成为一所了解麋鹿的生态类博物馆。作为一名从事自然保护教育的科普工作者,作为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我也和麋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愿意研究麋鹿,愿意为保护麋鹿而呼吁,为野生动物呐喊,更愿意为孩子们讲有关麋鹿的故事。

在麋鹿苑,除了让孩子们看到一群群性情温驯的麋鹿外,我们还建造了蕴含着生态文明理念、环保教育宣传的科普设施,譬如有警示世人的“滥伐结局”雕塑、有动物之家“燕窝”等设施、有发人深省的“地球号”方舟雕塑、有“最可怕的动物”的提问箱,有“灭绝动物多米诺骨牌”,有宣扬“生态和谐共生”的“中华护生诗画”,更有大量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普及生态文明理论的科普展板,让孩子们在参观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麋鹿苑,最吸引孩子们参与互动的内容是社会大课堂教育。这个活动既包括了本地的人文历史内容、以麋鹿为主的自然保护内容,还有观鸟、看展览、生态导览等各种博物学教育实践。为了让孩子们在参观中走进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态科普的世界,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体验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生发情感、迁移能力。其中,最普遍的教育形式就是科普讲解。从2012年以来,麋鹿苑总共接待了约200万名参观者,以学校为主的团体上千个,每年团体接待人数不下万人,涵盖了社会的多个层面。通过科普讲解这个阵地,我们向参观者宣传着生态文明的意识和知识,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具有环保意识,让生态文明这个词汇不再仅仅只是存在于党的文件和十八大的报告中。

相对于科普讲解,科普课程则更为深入系统。作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示范基地,从2012年开始,麋鹿苑坚持与北京市部分学校合作,为在校师生们带去了耳目一新的、以游戏为主的生态文明科普课程。其中“玩在大自然”体验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除此之外,麋鹿苑社会教育大课堂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剧。近年来,麋鹿中心共推出有关生态文明宣传的科普剧本6部,已公演的科普剧5部,公演不下20次,为麋鹿中心科普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将麋鹿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以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推广到了全社会;2012年以来,我们还结合社会资源,以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的身份组织开展了不下千次有关生态文明的科普讲座,辐射人群数十万人,在讲座中普及麋鹿、麋鹿回归的知识,推广动物保护、生态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我们还组织或参加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由我们自主开发的、面向大众的“自然故事大讲堂”活动,通过讲座、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参与者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魅力和重要性。

今年是农历鸡年,麋鹿苑博物馆还组织了将中国传统民俗、动物文化内涵、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的崭新尝试———“生肖系列展览”之“鸡年说鸡”。从生肖鸡入手,向孩子们介绍中国的鸡文化和雉鸡的生物多样性。也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关于雉鸡的科学知识,体会人与雉鸡类动物的紧密关系。未来,麋鹿中心将会继续推出题材丰富的各类展览,为以麋鹿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的公众科普贡献更多力量。让更多的孩子了解麋鹿科普,爱上麋鹿,爱上生态环境,把麋鹿苑建成孩子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社会大课堂,为更多的孩子奉献更丰盛的“生态科普大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作为一家以户外环境教育为主旨的生态博物馆,在每个季节,孩子们都能在这里观察、体验到不一样的收获。也正因此,寒假里的麋鹿苑也吸引了不少小游客。一位学生在参观日记中写道:“冬日里的麋鹿苑,我们除了能看到麋鹿那萌萌的眼神和慵懒的表情,在湿地保护区,还能观赏到有那一束束闪着白色的银光而随风摇曳的芦苇花,别有一番风味……”

“麋鹿,以其择水而居的阴柔之美,和遗世独立的身姿,呈现在你们的面前。其荣辱兴衰竟与国家的大命运大环境息息相关,故曾有人发出‘国家兴,才有麋鹿兴’的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现在,徜徉于麋鹿苑的群鹿仍在以沧桑多舛的命运和迷途而返的余悸,告诫着行色匆匆的世人:人们称我为‘麋鹿’,但愿人类自己不要‘迷路’啊……”这段话是我给孩子们的讲解中惯用的结束语,我想传递给孩子们的是,当你走进麋鹿苑,看到的不仅仅是麋鹿,还要看到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背后的变迁。因为,在我看来,科普最需要传达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生态知识、动物故事,更包括一系列的科学精神、哲学观点以及具有强烈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指点迷津的劝世之论。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鸟兽物语——动物保护随笔》等系列科普著作。)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 北京市政协常委郭耕 生物多样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