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王焱:昆曲的中和之美

2017年02月13日 09:03 | 作者:王焱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昆曲日渐兴盛的今天,很多人都很迷惑:究竟应该怎样欣赏昆曲?与其他戏曲相比较,昆曲的特点到底是什么?昆曲究竟美在什么地方?

中国儒家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是儒家的核心精神。物皆有度,“过犹不及”。这一思想体现在艺术观中,即是“审一以定和者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此中和之美,不仅表现在情感内容上,也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即“文质彬彬”。如此,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以及赏心悦目的美感。

中和决定了表演形式的自然。昆曲吐字清晰,音乐流畅,表演生活化,处处遵循着自然的原则。中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共成昆曲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

文辞。昆曲文辞由唐诗、宋词、元曲、骈文等众多古典文学形式构成。唐诗之典雅、宋词之迤逦、元曲之旖旎、骈文之倜傥,共成昆曲之风韵。昆曲文辞因依词牌曲牌严谨的格律而填写,就如闺中小姐一般,受着句数、用韵、各句字数、四声平仄等各方面的限制,愈显端庄;而诗词曲的形式,更添其含蓄中和之美。

人物。剧中人物,无论小姐秀才,还是农夫婢女,无一不是锦心绣口。前者清雅而不骄矜,后者卑微而不低贱,贫穷而不含酸。人物以诗上场,以诗退场。

音乐。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中:曲笛清雅悠扬,南弦端庄温厚,笙箫管琵琶提琴等犹如龙吟凤鸣,由此可见昆曲音乐和谐之至,美妙之至。

唱腔。昆曲的唱法,重在吐字与行腔,字分头腹尾,行腔结束才归韵;行腔委婉曲折,尽显其妙。唱曲要“字清”“腔纯”“板正。”这种唱法含蓄优雅,情感表达有度,加之众多的技巧,将昆曲唱腔的中和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舞蹈。昆曲被公认为是“歌舞合一、唱做并重”的剧种,也就是每歌必舞。昆曲的舞蹈,是动与静、虚与实、人与人的完美结合。一人舞蹈,他人应之;一人高出,他人低和。其动作之娴雅,其应和之和谐,无不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

情感。人物的情感表达,唯其不“淫”,愈增其“乐”;唯其不“伤”,愈助其“哀”;唯其不“怒”,愈添其“怨”。

以上种种,文辞、音乐、唱腔、身段、情感,共成昆曲美之本质———中和之美。

那么,昆曲中和之美的根源在于什么?昆曲具有极强的格律要求,在一出戏中,主人公上场诗、下场诗,大都由七绝构成;念白中有许多是七律或者宋词,唱词中有的是由词牌直接拿来就用作曲牌,有的是元曲中的曲牌。所以说,昆曲的创作,根本特征就是以诗词写故事。这种诗词曲严谨的格律性,是昆曲中和之美的根源。在曲牌中,每一支曲牌各有不同的风格,不能随意使用。古人将音律风格大致相同的曲牌归纳为若干宫调。就同一宫调的曲牌而言,何种曲牌用于前面,何种曲牌用于后面,皆有定则。这重重的限制,重重的规范,形成了昆曲独特的中和之美,在历史上被称作“雅部正声”。

昆曲本来形成于苏州的昆山,自其问世之后,便因其中和典雅的气质,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在进入宫廷之后,便迅速风靡大江南北,城市乡村,甚至远播海外,形成明清两代的极度繁盛。在苏州,是苏昆;在浙江,是浙昆;在江西,形成赣昆;在云南,形成滇昆;在四川,形成川昆;在湖南,形成湘昆;在山西,形成晋昆……到处都是昆声飞扬,形成“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极度繁盛。在昆曲风靡的年代,民风普遍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昆曲中和的力量,可见一斑。

清代嘉庆以后,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四面楚歌,清王朝已经涌动起大厦将倾的涟漪。之后的中国,进入了动荡的历史社会中,犹如闲庭信步般含蓄典雅的雅部正音———昆曲,由于其气息与动荡的社会现实不相和谐,走向了衰落。

昆曲走进当代之后,又经历了三次衰与兴。20世纪50年代,一部《十五贯》写下“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剧史佳话,周恩来总理将昆曲喻为“兰花”;8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昆曲走出“文革”的阴影;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再获拯救。众所周知,在历史的巨浪中,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品种、戏曲剧种都被淘汰,昆曲却600年来衰而不亡,其长寿的秘诀就在于它将唐诗宋词元曲骈文熔于一炉,所生成的“中和”之气质。这种气质,便是其生生不息的基因所在。

《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地之达道;昆曲,便是人间之大美。

(作者为北方昆曲剧院著名编剧,创作昆剧《红楼梦》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焱 昆曲 中和之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