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江门:大力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2017年02月14日 10:15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江门今年要争取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陶然 摄

“我们将有计划地建立分级诊疗服务供给体系,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引导、鼓励新增和存量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优先向‘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医疗服务环节配置。” 江门市卫生计生局局长许彩华如是介绍。

在年初召开的江门“两会”上,《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健康江门”的概念。如何更好地提升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打造“健康江门”的应有之义。记者日前采访发现,江门正努力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医联体”管理,探索“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推进城市医疗卫生高地建设等工作,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力争提升民众健康水平。

分级诊疗

探索“互联网+分级诊疗”

2017年,我省将要启动综合医改工作,实现21个地市分级诊疗制度全覆盖。江门作为去年在全省率先制订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地市,已全面建立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签约服务和急需领域医疗服务制度。根据《江门市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江门也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

按照计划,江门要在今年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进而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5%以上。

许彩华表示,将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布局和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加大社会办医工作力度,大力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使群众就近就便获得医疗卫生服务。

市卫计局将督促各级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制订合理的转诊流程和相关制度,持续改进分级诊疗举措,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督促其严格实行首诊责任制和转诊审批责任制,切实加强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管理,促使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整体提升,医药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实行转出医疗机构负责制,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转出医疗机构应主动与接受单位沟通联系,负责预约联系转诊事宜,做到无缝对接,方便患者。转诊患者可优先获得转入医疗机构的门诊与住院服务。

除此之外,江门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发展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的新兴增值健康服务项目。今年,江门就计划要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功能建设,初步实现与省平台对接,完成基层卫生服务系统试点单位建设,初步实现试点分级诊疗。

医院方面也有参与建设的想法和动作。江门市中心医院院长李宇明就表示,“我院正计划建设远程医疗中心,探索网络医院的建设。”中心建设后将实现与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的病理、影像以及疑难病的远程会诊,有效提升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加快分级诊疗的推行。

“医联体”

完成对10个试点分院建设争取县域内就诊率达90%

“下一步,我局将统筹推进实施‘医联体’管理模式,通过‘1+N+N医联体’,实行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以县级医院带动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方式,使县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基层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许彩华介绍说,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和恩平市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将各选定1个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分院,2017年完成对10个试点分院按二级医院标准,辐射周边乡镇,实现县(市、区)域内半小时均可享受到二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

“医联体”管理有何独到之处?记者获悉,与以往的“托管式”“扶贫式”管理模式不同,“医联体”管理将在框架内落实行政管理、业务、财务和药品等“四个统一”,创新实行“合并”式管理。

届时,江门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医联体”为载体,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等措施,完善总院与分院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医联体”框架内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机制建设,有效分流病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急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县级医院开始,层层发力,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按照计划,江门今年除了要建设10个基层医疗机构试点分院之外,还要完成16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125间村卫生站公建民营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在“医联体”管理模式中,肩负着区域医疗卫生管理服务“领头羊”的重任,尤其需要从多层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清单,江门必须“争取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为此,今年江门将加强县级人民医院装备建设,落实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各级县级人民医院76种基本设备种类及数量完成配置要求的80%以上。开展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达到对口支援县人民医院能力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重点加强县级医院的人才、技术、专科等核心能力建设,力争今年,所有县级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县域先进水平。强化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使其能够承担辖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以及危急重症抢救于疑难病转诊等任务。

高地建设

市中心医院力争明年跻身省内30所高水平医院前列

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除了要抓好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之外,还需打造高水平医院,满足高端医疗需求。

许彩华介绍,江门今年将重点落实好《医疗卫生高地行动方案》重点工程,争取把江门市中心医院建设为全省30所高水平医院之一,成为珠江西岸粤西片区域医疗中心;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跻身全省中医院行列前10名。争取建设1个国家级医学重点专科、积极参与并探索打造6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在江门市中心城区新建1家肿瘤专科医院和1家公共卫生医院,积极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争取引进培育2-3名以上医学领军人才和20名以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大力发展一批高水平健康服务相关产业。

“我院将争取于2018年跻身广东省内30所高水平医院前列。”李宇明表示,要比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建设标准,遴选2-3个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的专科冲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将投入2000万元予以重点帮扶。

目前,江门市中心医院正积极参与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已建立高通量基因检测实验室,将与华大基因、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正申报成立江门市精准医疗中心,将建成基因检测中心、分子病理诊断中心、精准检查中心、精准肿瘤医学中心,利用生物芯片、蛋白质技术及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和微创技术等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广泛应用于产前检查、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罕见病等疾病的精准防治及研究。

家庭医生

实施有效签约激励机制

“我们老人家经常有些小病痛,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先找家庭医生看看,再决定要不要去大医院看,能省很多事。”退休多年的陈阿姨每天都去东湖公园晨运,她说自从社区设有家庭医生之后,小病小痛也有地方看了,不用动辄去大医院排队,真的方便很多。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普及性,江门市大力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全市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任团队长,每支团队配备1-2名全科医生,1-2名全科护士,1名公卫医师,1名康复理疗师),和辖区内的家庭进行签约,提供上门服务,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计划。

同时,江门市20个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机构都已建立家庭病床,每个服务团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每周上门3-5天,平均每位医务人员服务8-10位病人,为脑血管意外瘫痪康复期、重度老年痴呆等10种疾病的病人提供在居家住院服务。

今年,江门将进一步扩大家庭式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实施有效签约激励机制,结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制订有关优惠政策,通过家庭医生转诊能够减免社保起付线费用,使居民切实享受到家庭医生式服务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引导居民基层就诊与保健,扩大重点人群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签约数量。全面开展家庭医生骨干培训,采取“滚雪球式”的方法,用城乡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培训城乡基层家庭医生团队,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家庭病床服务,江门还将探索保障机制,保证家庭病床医护人员的正常利益,使其能无后顾之忧为病人服务,敢于增加家庭病床服务项目,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满足病人的真正需要。以此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赖,提高基层首诊的数量和质量。

南方日报记者 陶然 通讯员 曾敏娟

编辑:赵彦

关键词:医疗服务圈 分级诊疗 医联体 家庭医生 江门两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