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徐梓:蒙学与传统文化

2017年02月20日 09:05 | 作者:徐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牙牙学语时的《三字经》到埋头研究的《幼学琼林》,都是启蒙教育中最受关注的蒙书,其中蕴含着的人生哲理,既是孩童时期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人一生中人文道德修养的基础。日前,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办好学前教育”建言献策。本期讲坛邀请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徐梓教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前教育——蒙学的内容。

20170220090424

徐梓

蒙学与传统文化

我们要从一首称之为《村学诗》的诗开始今天的蒙学讲座。大家知道,诵读是传统启蒙教育中最经常的情形。为了更加贴近我们的对象,感受传统启蒙教育的实情,我们就将这首诗朗读一下:

村学诗[清]郭臣尧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想想看,这首诗说的是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情形呢?是的,傍晚时分,村头的老树上,成群的乌鸦在晚风中鼓噪。学堂里,即将结束一天学习的孩子们,怀着就要回家的兴奋心情,扯开喉咙,卖劲地、最后一遍地大声朗读着课文。读的是什么呢?读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读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读的是《百家姓》和《千字文》。这是中国古代的两种识字读本,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正是从识字开始的。

“千字文完翻鉴略”,《鉴略》是明朝万历年间李廷机编写的有关中国历史的启蒙课本,因为用五字一句编写而成,所以又名《五字鉴略》,或者叫《五言鉴》。“百家姓毕理神童”,《百家姓》读完了读《神童》。《神童》指的是相传北宋神童汪洙所作的《神童诗》。“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其中有个特别优秀的学生,他读的与众不同,是“大中”,也就是“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这些儒家经典,本来不是启蒙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所以即便是聪明的孩童,初学时也不过是一日三行,进度非常缓慢。

这首诗把中国传统启蒙课堂里的情形,表述得非常典型和集中,传达得非常生动和形象。传统启蒙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在这首诗中描述得很清楚。我们也可以说,这首诗是了解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活标本。

这首诗出自清朝郭臣尧的《捧腹集》,这本书我只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看到了一个手抄本。它包括14首七律,即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56个字,全书也不过784个字。所谓“捧腹”是用手捧着肚子,形容大笑的情态。实际上,郭臣尧的《捧腹集》描写的都是塾馆中的生活,特别是塾师居处简陋不堪,教学条件艰苦,塾师远离亲人、孤苦寂寞,饮食粗劣,蒙童顽皮,描写的是塾师的艰难困苦,辛酸苦痛,一点也不好笑。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也被称之为蒙学。“蒙学”这个词,最早出自清朝末年的孙诒让,是一个较晚才出现的词汇。什么是蒙学?我们先看两个权威辞书的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封建社会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辞海》:“蒙学又称蒙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这两本辞书的定义,都把蒙学的概念狭隘化了。实际上,“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传统启蒙教育的省称。所以,蒙学不是一栋建筑,不是单纯的教学组织机构,不是一所学校,而是特指我国古代对儿童所进行的启蒙教育,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的主体和对象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辞海》的定义,都不是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由此可见,对再权威的专家和辞书,我们都不能盲从,不能轻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保持警醒,独立自主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习惯运用这样的理性,并有能力运用这样的理性。

接受启蒙教育的儿童称作童蒙,这两个字互乙,称蒙童也成立。童说的是儿童,说的是幼稚,蒙则强调的是无知少识。

承担启蒙教育的老师,被称为塾师。在旧时,塾师有众多不同的称谓。一般称塾师、馆师、蒙师、学师、蒙馆先生、训蒙先生、教书先生、书师、教读,这些称谓着重塾师的工作性质而言,属于没有褒贬的中性。家塾中尊称塾师为西席、西宾、馆宾,更正式的则称西席夫子。传统的学塾,往往位于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塾师因此有村学究、三家村夫子的谑称。学塾中的学生,小的四五岁,大的10多岁,正是好动顽皮的年龄,塾师也被戏称为猢猴王、孩子王。在很多人眼里,塾师年老力衰,学问浅薄,眼光狭隘,思想固陋,因而以老学究、冬烘先生相讥讽。

传统启蒙教育中的用书,无论是曾经用于教学的教材,还是一般的读本,在过去统称作蒙书,也称之为蒙养书、小儿书,也有像陆游那样,称作村书的。因为在启蒙教育阶段,识字是基本的、主要的内容,也有的称之为“字书”。

有一种说法,说蒙学又称小学,这种说法不错。但我们也不能把传统的小学和蒙学完全等同,不能在历史文献中,只要遇到小学,就把它理解为蒙学。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小学”这个概念,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所指。按照我的导师张舜徽先生的说法,小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指8岁离家外出就学,学习儿童要掌握的各种最基本的礼仪;汉代则是指学习《仓颉篇》、《急就篇》这样的识字读物;宋代则特指朱熹和他的学生刘清之(字子澄)合辑的《小学》一书;而清代则是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弄清楚每个文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治学特别是研究经学的基础,所以称之为小学。如果说前三种“小学”,与我们所说的启蒙教育,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的话,那么,清代的小学,则与这一概念相去甚远了。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徐梓 蒙学 传统文化 《三字经》 《幼学琼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