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徐梓:蒙学与传统文化

2017年02月20日 09:05 | 作者:徐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三字经》

《三字经》全书只有一个主旨、一个灵魂,那就是劝学,也就是劝导人们学习的意思。直言之,《三字经》就是一篇劝学文献。

《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从人性开始强调教育的必要,说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有关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等问题的讨论,都是从人性论开始的。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无论是孟子的“求放心”,还是荀子“化性起伪”,都在强调善良本性的保持、光大需要教育,恶的人性的驯化、遏制更是离不开教育。此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依沿孟子和荀子的逻辑,展开教育必要性的论述。

《三字经》很显然承袭的是孟子“性本善”的思想,“苟不教”如果不加教育,“性乃迁”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到这都是谈论教育的重要性;“教之道,贵以专”谈的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再就是以孟母教子和五代窦禹钧教成五子的事例,说明父教师严的意义。

《三字经》不仅劝导人向学,而且指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学习内容,而且这部分篇幅特别大。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过大,甚至与前后严重不平衡,以至于很多人简单地把它的内容逐一论列,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三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反倒认识不清了。

传统启蒙教育以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对蒙童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特别是日常生活习惯教育,一直是传统启蒙教育的核心内容。但《三字经》在这方面着墨不多,只是强调了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而且只是分别举了孝和悌的一个例子,这就是“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这两个事例一方面具有贴近日常生活、亲切可行的特点,另一方面9岁的黄香和4岁的孔融,也适合做刚进学接受启蒙教育学童的榜样。《三字经》极少伦理道德的说教,而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使得这篇文献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以至于时过境迁之后,传统的伦理道德日渐陈腐之时,它也依然能成为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入门书。

“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中国古代学人有追求博学的传统,为了方便记忆,往往将各种知识“以数为纲”编排。所谓的“以数为纲”编排,就是用数字式的题目对知识的主题作出提示性概括,然后详细列出具体的知识内容。数字式的题目如“三才”、“三光”、“四时”、“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简单明了,便于记忆。《三字经》还将相关的知识,巧妙地组织在正文中,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这些内容,是中国传统知识浩瀚海洋中的一粟,但也是最常见、最有必要首先掌握的基础知识,具有举要的性质。

有必要指出的是,《三字经》说到了“三纲”、“五常”,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但并不像一些人所指斥的那样,《三字经》是在宣扬三纲五常,而重点是告诉人们,什么是“三纲”、“五常”,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劝学为旨归的《三字经》,在说及学习的内容时,自然不会遗漏我们民族的经典。《三字经》关于经典的学习,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强调经典的学习,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后一种经典的学习,要以前一种作条件,为基础。二是《三字经》作者视野开阔,没有把学习的范围局限于几部儒家典籍之上。除了《小学》、《孝经》、《四书》和《五经》等儒家经典之外,也号召阅读荀子、扬雄、文中子以及老子、庄子“五子”的著作。

《三字经》通过叙述历代王朝更替,具体说明了历史学习的内容。《三字经》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王朝兴替、历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线索尽在其中。人们称《三字经》是一部“袖里《通鉴》”,说它是一部高度浓缩的、袖珍本的中国通史,就是针对这部分内容而言。由于王朝不断更替,《三字经》有必要在朝代变革之后,继续利用它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内容,以适用变化了的形势。所以,后世人们对《三字经》改编、增补最多的,也集中在这一部分内容。

《三字经》不仅强调学习的必要,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说明要学什么,由于这个内容的出现,而且分量特别大,使人们忘记了《三字经》的宗旨,忘记了它是干什么的。《三字经》的作者好像考虑到后人会有这样的遗忘,最后列举了各式各样人的勤学故事。在这些事例中,有不耻下问的“圣人”孔子,有持续研读《论语》并用于经国济民实践的贤臣赵普,有家庭极其贫穷、因陋就简学习的路温舒、公孙弘,有“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有在艰苦条件下勤学不辍的朱买臣和李密,有悬梁刺股、警心自励的孙敬和苏秦,有27岁始发奋读书的苏洵,有82岁才考中状元的梁灏,更有7岁的李泌和刘晏、8岁的祖莹,还有蔡文姬和谢道韫这样女子。这里有圣人,有重臣,有平民,有富豪,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三字经》这里之所以殷切致详,来回反复,不过是要以此说明无论男女老幼,也无论你富贵贫贱,都有学习的必要,都不能以任何借口规避学习。这样广为举列事例的做法,既能教授历史知识,也能激劝学童,而且与开篇的主题相呼应,使得全文劝学的主题更加凸显和鲜明。

这还不够,在这些例子讲完了之后,《三字经》又用一段近似格言警句的句子,以做全篇的总结:“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除了再一次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之外,也呼应主题,突出主题。所以,从整体来看,《三字经》是一部劝学文献的性质是非常明显的。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徐梓 蒙学 传统文化 《三字经》 《幼学琼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