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重温2.19讲话铭记党刊姓党

2017年02月21日 09:01 | 作者:陈有勇 | 来源:求是网
分享到: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2.19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党刊人,需要时常重温2.19讲话,将“姓党”二字铭记心间。

t01eeabc0828fea097c

我们党有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刊的传统,历来强调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1947年1月11日,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发表编辑部文章《检讨与勉励》指出:“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也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这是党的新闻史上第一次公开申明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党中央明确批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1999年11月25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求是杂志社工作汇报,为《求是》确定了“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高举旗帜,贴近实际,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刊方针。作为党刊人,每当凝视《求是》杂志,感到那纯白无暇的封面就象征着纯洁性,那鲜红的“求是”二字则象征着先进性。印在左下角“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几个字,让党刊人感受到的不仅是光荣与骄傲,更是责任与担当。党刊人需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编辑好每一篇稿件,写好每一篇文章,如此,方能不辜负这几个字。《求是》杂志的前身——《红旗》杂志——发刊词的最后一句话是:“红旗,红旗,红色的旗,永远的一面旗帜。”50多年来,无数党刊人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党刊姓党”的内涵。

铭记党刊姓党,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党的思想理论宣传的重要性。党刊因党而立,没有党,哪有党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党刊人要时时回望党刊成立的初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党刊因党而兴,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既是党员和人民之福,更是党刊人之幸。党刊人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鼓与呼,是责任所在,更是光荣所在。党刊为党而谋,党刊的媒体属性虽然不那么突出,但思想理论宣传的优势很大。舆论导向的背后,是思想理论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党的思想理论宣传,不但决定着并深刻影响着正确舆论导向,而且是更深层、更根本、更具有决定性的导向。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正是“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党刊的专长所在,是大有可为、精耕细作的高地。

在党的思想理论宣传中,党刊人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警惕和反对恶意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的荒谬言论。恶意曲解和割裂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言论是存在的,比如:“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必须加以廓清和纠正。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人民性以党性引领方向。党刊人要明白,“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要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壮大党刊事业。

党刊姓党,不是一句政治表态,而是躬身行动。党刊人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还要“走到田间地头找感觉”,让文章带上“泥土的芬芳”,让人们看得懂、看得进、用得上。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坚持“三贴近”、践行“三深入”、深化“走转改”,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做到人们的心坎上。

在党的新闻舆论宣传战线上奋斗了一生、被誉为“中共中央的第一支笔”的胡乔木曾深情地讲到:“我这个人,说实在的,只会为政治服务,我一辈子就是为政治服务。但我知道,我为政治服务,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而且,愈是为政治服务,我就愈感觉到政治服务不是目的,政治如果离开了人民的利益,离开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就要犯错误。”胡乔木同志的这段话通俗而深刻地道出了一个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价值坚守和责任担当。党刊人坚守党刊姓党,为政治服务,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也是在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思想理论需求。重温2.19讲话,铭记党刊姓党,切实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党刊 媒体 新闻 舆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