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接连三天,三场大会发言

民主党派中央提案引关注,哪些戳中了你?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推进到“深水区”,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改革须在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2017年03月13日 10:47 |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3月9日至11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相继举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全体会议。接连三天,三场大会发言,42位委员先后走上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席,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文化自信等话题发表着真知灼见。

每年政协大会期间举行的“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就国家和社会事务发表意见、建议,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载体和外界观察协商民主的生动窗口,因此备受关注。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也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届政协大会的大会发言中,有哪些委员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站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他们,又发出了什么样的好声音?“团结报团结网” 对此进行了梳理。

刘凡委员代表民革中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言:

构建完整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体系

3月11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凡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革中央、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时说,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是此轮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对于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司法审判中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凡说,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案件数量巨大且逐年上升,法官基数较大,不可能像一些中小国家那样实行全部法官由最高行政长官或最高权力机关任命。通过设置跨行政区划法院,彻底解决一些案件的“主客场”问题,是司法体制改革应当努力的方向。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已推进到“深水区”,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改革须在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中央应进一步明确“构建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审级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的、完整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体系”的目标导向,推进对“特殊案件”和专业性较强案件的集中审理。

刘凡建议,加快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在每省设置与案件数量相适应的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集中审理行政案件、涉外商事和海事案件、跨省级行政区划商事、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案件,解决存在已久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同时,还要设立跨行政区划上诉法院,形成完备的跨区划人民法院体制,彻底解决法院“去地方化”问题。构建三级跨行政区划国家诉讼体系,以解决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过多、管理四级法院鞭长莫及的问题,有利于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好国家司法权。完善跨行政区划法院的管理体制,跨行政区划法院、上诉法院由中央统一管理,法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保障。此外,根据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对应设置原则,建议同步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检察院。

郑惠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

振兴实体经济 打造制造强国

3月9日,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郑惠强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盟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我国已成为具备制造全体系的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任重道远,急需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供需关系、供给效率失衡等问题,推动迈向制造强国。

郑惠强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各类资源要素的集中地,但存在着基础性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出现过剩、高端技术产品相当匮乏等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在供需关系方面,资源不均衡、资本匹配难、创新受局限等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发展方式粗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等供需效率也存在失衡。

为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郑惠强建议,一是重点突破,优化布局。围绕《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实施指南,聚力重大工程实施和重点领域创新,补齐制造业短板。二是深化改革,集聚要素。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深化国企改革,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三是加速技改,提质升级,加大财政的引导性支持力度,将技术改造与智能制造、绿色改造等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四是强化保障,持续发力,推进制造领域法制化建设,完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质量安全、军民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增长和国际竞争的保障机制。

郝明金委员代表民建中央发言:

发展新生中小城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月9日,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郝明金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相对于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整体数量偏少、中小城市增长严重不足仍是城镇化最大短板,应培育发展新生中小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郝明金说,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增长阻力较大,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较单一,人力资源也十分缺乏,政府职能亟待转变,一些县、特大镇的行政管理权限、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经济、人口体量的需求,教育、文化、医疗、治安等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短板。

郝明金建议,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出台设市新标准,并根据东中西部差异,合理细分标准;改变城市只是行政区划的观念,让有需求、有能力的镇发展为城市。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完善按行政区划配置公共资源的管理体制,探索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分治。

他表示,要有效配置各类生产要素,进一步突出城乡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统筹作用。把城镇土地资源开发和国土保护结合起来,切实降低新生中小城市建设融资门槛,加强培养、吸引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方面,郝明金委员建议,在新生中小城市,逐渐摒弃“上下对齐”的行政模式,下放管理权限;推进新生中小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并落实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进一步加强县域城镇化的分类指导,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

蔡达峰委员代表民进中央发言:

提高政务诚信 引导社会预期

3月11日,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进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政府与社会齐心协力。政务要保证社会效果,政府就要理解社会预期,争取广泛支持。

蔡达峰说,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造假、欺诈、毁约等行径,危害了公众利益,动摇了人们的信任感,加剧了人们对他人、对自己乃至对规则的怀疑。同时,政务活动中那些缺乏实效的措施、说了不做的表态、哗众取宠的宣传、伪造指标的成绩、隐瞒实情的通报等现象,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政务的猜疑,削弱了政府的执行力,也影响了社会预期的健康稳定。

蔡达峰表示,政务公开是政府体现诚信、引导社会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要依法公布信息,让公众充分知情,在政务公开中体现诚意,赢得信任。避免凭自己的猜疑或喜好来公布信息,不要以为公布成绩必然于己有利,公布问题必然于己不利,公布困难必然于事无补。有难处要说明实情,有失误要说明真相,有矛盾要摆在桌面,敢于在实践中修正承诺、改进决策,不文过饰非,不固执己见,不怕得罪人,真诚坦荡,大气谦和,在担当和作为中提升政府的威信。

彭钊委员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3月10日,农工党广西区委会主委彭钊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农工党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解决全科医生短缺问题,既应从人事政策入手,更应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彭钊说,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目前仍存在全科医学教育十分薄弱、理念上不重视、举措上无实招等突出问题。许多高校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滞后,相关教育理念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基础与临床教学基本隔离;全科医学人文教育严重缺失;有关人事、财政等政策支撑严重不足。

彭钊建议:一要以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为核心,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将全科医学作为医学院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抓好规划设计、师资配置、条件保障、教改支撑等重点任务。在所有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学科,并将其作为重点学科支持。二要以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深化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改革。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继续强化全科方向的引导。重点加强下基层优惠待遇的人事政策支撑,完善全科医生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励考评机制。三要多方协同、多措并举,为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将全科医学作为政府财政投入重点。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启动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设计不低于专科医生平均水平的薪酬标准。

曹鸿鸣委员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

加快完善慢性病防控体系

3月10日,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曹鸿鸣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致公党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慢性病防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

曹鸿鸣说,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民众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慢性病防控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防治体系、机制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低;民众认识不足;预防经费投入不足;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

曹鸿鸣建议,一要转变观念,形成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二要完善慢性病防控体系,健全慢性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成立跨部门的慢性病防治协调机构,前移慢性病防治关口,制定全民健康守则。三要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主战场作用,做好居民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治疗、随访和康复工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强对慢性病管理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慢性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四要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建立并完善中医“治未病”的慢性病防治保健体系,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秩序,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国医堂等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及中医全科医师的培养;建设以中医药为特色的慢性病防治城乡示范社区。

潘建伟委员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

敢于担当 建设科技强国

3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潘建伟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大会发言时说,建设科技强国,等不来、买不来,只有靠干出来。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

潘建伟说,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不仅实现了对战略性高技术的跟踪研究,而且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队伍,有齐备的学科体系,今天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是幸运的。

潘建伟说,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束缚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同时,科技工作者也要扛起自己的责任。一要敢于担当。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成果。二要追求原创。搞研究不能满足于仅在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别人原创上增砖添瓦,要敢为天下先,想别人还没想到的事,立志开辟全新的领域。三要包容友善。要海纳百川,允许出错、宽容失败,鼓励奇思异想,不搞小圈子,不论资排辈,不以势压人。四要崇尚道德。欲求科研成功,修德为先。要精益求精,拒绝心浮气躁。科技工作者有责任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客观理性的风尚。

江利平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发言:

团结两岸青年 共同反对“台独”

3月11日,台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湖北省台联会长江利平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作大会发言时说,骨肉天亲,同气连枝。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青年都将历练成为社会的栋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江利平说,去年以来,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对2008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造成极大伤害,给两岸同胞带来了深深的忧虑。但是,在涉及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中国人民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会有任何妥协和动摇。发言中,江利平郑重呼吁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民众福祉为重,正视台湾青年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早日承认“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与大陆展开协商合作,不断消除障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人走上康庄大道,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言最后,江利平向两岸青年说出期待,盼望两岸青年能够共同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推动两岸同胞的情感相融、心灵契合;盼望两岸青年能够及时把握机遇,积极投身祖国大陆改革发展的洪流,早日实现美好的梦想;更盼望两岸青年能够团结一心,发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并肩承担起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任,以青春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作者 马寅秋 蒋天羚)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主党派 委员 发言 提案 代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