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让网络空间清亮起来 委员热议网络空间管理

2017年03月14日 14:57 | 作者:王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王泳)15岁的中学生李梅的理想是当一名企业家。为此,她一直很用功,一心想考取名牌大学。可是,突然一段时间她变得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原因是李梅上网时看到国内某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降低,就算能当企业家、做老板,也都是因为学生们“有背景”、“拼学业不如拼爹”的新闻    

t01880abae33763d99e

“仔细分析李梅看到的新闻,其信息来源并非权威渠道,且与事实严重不符,这条网络谣言给李梅带来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全国政协委员周桐宇向记者表示,网络一方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不仅仅是周桐宇调研时得出的结论。虚假信息、个人隐私泄漏、色情直播等网络问题使多位委员再度关注“净化网络环境”问题,亟待清除网络负能量 。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网络谣言会对那些社会认知、判断能力较弱,对网络较强依赖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严重影响。”周桐宇说,有效治理网络谣言,正确引导意识形态主流,是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全国政协委员潘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有大量的新兴自媒体和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恶意制造谣言或传播谣言。如前不久用塑料来制造紫菜的谣言等。这样的谣言一出,损害程度严重的可能会重创整个行业。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对自媒体之类的造谣、传谣行为严加处理。

如果说谣言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侵犯,那么电信诈骗和色情直播等是对身心的直接戕害。

“由于我们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不力,造成消费者选购商品、信用卡账号等隐私大量泄露,消费者对网络安全性十分担忧。”全国政协委员严望佳以移动支付为例向大家介绍说。我国对于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机制都严重缺失,社会上已经出现多起消费者信息泄露事件。消费者泄露的信息流转于网络,被不法分子利用后造成财产丢失、账户盗刷、电信诈骗等事件层出不穷。

“语言暴力、色情直播、虚假信息泛滥,正成为网络健康发展的毒瘤,已到不治不行地步。”全国政协委员汪鸿雁表示,网络负能量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快速增长,应成为亟待治理的重点。

据介绍,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青年网民数量与比例也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事实的另一面是网络舆情失真,特别是金融诈骗、色情传播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社会群体心态、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激化社会矛盾。

“政府可以建立一支有经验的谣言应对队伍,及时收集、分析信息,建立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针对目前的网络问题,周桐宇建议,政府联合较有技术实力的互联网公司、高校、媒体等机构,开发舆情监测平台,对网络新闻媒体、社交平台等热点话题进行预控,同时,针对网民关注的核心话题,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发布信息,尽早消除谣言传播的可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即将实施,要尽快建立针对移动支付信息的具体安全协同监管机制,依法加大网络犯罪打击的力度。”严望佳建议,规范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国家层面也需加强对网络定期安全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态势感知等协同监管机制。

经常与青少年打交道的汪鸿雁在调研中获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沉迷于不健康网络游戏、含有色情暴力的直播平台。在网络直播愈发火爆的当下,不少“网红”主播为吸引眼球,不惜以暴力、色相博出位,使网络成为色情暴力的多发地。事实上,不仅是网络游戏,还有部分网络小说、网络电影等都存在消极负面、暴力色情的内容。多元、自由的网络空间并不排斥特立独行,网络世界不是消极避世的世外桃源,也不是无人监管的灰色空间。对此,汪鸿雁希望政府设立网络监管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网络分级管理体制。

“当部分网络出现负能量时,我们还可以对优秀内容进行扶植和鼓励,进而让网络生态环境得到澄清。注入正能量注意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汪鸿雁说。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网络 网络空间 信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