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苹:加快构建精细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2017年03月16日 09:26 | 作者:王苹 |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党中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当前各地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精细化”治理理念,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一条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规律、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治理精细化之路。

精心搞好制度设计

建立健全系统化政策体系。准确把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质内涵和工作重点,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多元化、网格化、人性化、法治化、信息化的治理理念,对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制度建设进行系统设计,围绕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存在的短板,制定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标准化治理体系。坚持用标准化引领社会治理精细化,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规范化、可量化的社会治理标准体系,形成更加具体、明确、系统、权威的社会规范,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标准化,从根本上解决“粗放性”“随意性”和过程难监管、效果难评估等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化评估体系。以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办法和等级评定标准,建立过程管理、动态考评和“考、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积极引入公民评价和社会第三方参与评价,以考核评估的科学化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有效落实。

努力补齐“六个短板”

补齐基层基础短板。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基础在基层。以成都市为例,近几年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也存在部分社区基础配套不足、自治功能弱化、治理活力不强等问题。应深入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夯实社会治理精细化基层基础。

补齐社会共治短板。依托街道(社区)和网格化管理平台,深化完善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多元化治理结构,健全“政社互动”“三社 (社工、社区和社会组织)互动”“三方联动”等机制,建立群众议事、社区听证、工作评议、民情恳谈等协商治理制度机制,补齐社会组织、社区群众、驻在单位参与不足短板,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补齐源头治理短板。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纠正重管制、轻自治,重救急、轻预防,重治标、轻治本观念,推动社会治理工作重心向源头治理转移,着力推进风险评估、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心理干预等源头治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法治化,提升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王苹 精细化社会治理新模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