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从37万到19万,然后呢?

2017年03月22日 09:57 | 作者:汪俞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2日(记者 汪俞佳)“以往毕节留守儿童成为新闻主角,不是意外死亡,就是青少年犯罪,坦白说,我真的很痛心也很惭愧。”4日上午,民盟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毕节市副市长冉霞面色凝重、语调低沉。

“我之前分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层面,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有没有人照顾,包括辍学孩子情况如何,我基本上处于知情盲区。”

t01241ad14b3bc94d9d

揪心。

冉霞委员的话,勾起了多位现场委员的回忆,大家有的眉头紧锁,有的低头交谈——2012年,贵州毕节5个男孩在垃圾箱里烧炭取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5年,毕节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

“现在毕节的留守儿童情况怎么样了?”不知哪位委员问了一句。

冉霞委员轻轻舒了一口气,接着说:“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小事,现在我们已经把民政、公安、教育、工青妇等部门都联合起来,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整体的系统的工作在抓。比如,我们提出了‘四个一批’,具体来说就是把留守儿童的父母劝回来一批,让父母把留守儿童带出去一批,没有监护人的再明确落实监护人一批,最后是政府兜底一批。现在,毕节的留守儿童已经从过去的37万人减少到现在的19万人。”

从37万到19万。数字的背后,有努力,也有欣慰。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包括毕节在内的很多贫困地区都开始大力开展产业扶贫,老家有好工作,有钱赚,家长们都返乡了,留守儿童自然不再留守。”

更让冉霞欣慰的是,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并强化了家庭、政府、学校的责任,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和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

从37万到19万,然后呢?

困惑与思考随之而来。

数字是动态的,是表象,是“治标”。冉霞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孩子家长虽然被劝回,但很快又会因为收入上不去等原因再出去打工。如何让孩子家长安心返乡就业创业?不仅是毕节的思考,也是长期困扰冉霞的问题。

如何标本兼治?冉霞看来,经济发展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钥匙。“贫困地区还要继续大力发展产业,以此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国家要给予贫困地区更多优惠政策,创造更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让回乡的人真正留得住。”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协调合作,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留守儿童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一切为了他们健康、快乐和阳光成长。”冉霞的呼吁,也是与会委员的期待。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留守儿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