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蓉城市民家门口的敦煌艺术盛宴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文物特展”侧记

2017年04月01日 09:14 | 作者:付远书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作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文物特展”从2016年12月27日开展至今,展览已吸引近90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让四川成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窥敦煌这片神秘瑰丽的土地。此次展览将于4月20日在成都博物馆闭幕,意味着这项汇集200多件珍宝的大展进入闭展倒计时。

以4/5比例复原的中唐158窟

一场梦寐以求的敦煌展

2016年11月28日22点40分,来自敦煌的上百件文物乘一辆白色货车,历经三天三夜从敦煌安全抵达20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博物馆。

“敦煌展作为一个品牌艺术大展,由于展览规模较大,所需展示空间大,这些年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博物馆来邀约,我们都比较慎重。”在敦煌工作已33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是地道的成都人,他表示,成都要打造博物馆之都,恰逢2016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优秀的硬件条件和群众基础让敦煌大展定展成都的计划水到渠成。

为了让蓉城市民在家门口一窥敦煌艺术文化的精髓,本次展览展出了敦煌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包括8个原比例复原石窟、10件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还有70幅敦煌壁画临摹复制品、12尊彩塑临摹复制品、25件藏经洞绢画复制品和10件模制花砖;同时还展出了汉代简牍、彩绘画像砖等精品文物68件,展现了敦煌地区的辉煌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8个复原敦煌洞窟分别是西魏第285窟、盛唐第45窟、盛唐第320窟、中唐第25窟、中唐158窟、晚唐第17窟(藏经洞)、榆林窟西夏第29窟、元代第3窟。其中,285窟和320窟是首次在国内展出,而这8个最具代表性的洞窟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目前作为重点保护文物基本未向观众开放。换而言之,即便是你奔赴敦煌,也未必能看到。

1∶1复原敦煌石窟

泥土都从敦煌带

抵达成都博物馆不过是这些文物展览前的第一步。为了将8个石窟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敦煌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石窟佛像组装、壁画修补上色工作。据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李晓玉介绍,除了158窟以4/5的比例复制外,其余7个敦煌洞窟都按照1∶1比例复制,再现敦煌石窟的原貌。

中唐158窟位于莫高窟南端,为吐蕃时期所凿,是莫高窟最著名的涅槃窟之一,也是敦煌涅槃窟中面积最大,也是最显赫、最令人震撼的一个。记者在窟内看到,整尊卧佛面形端庄秀丽,右手平展放在花团锦簇的软枕上,手托丰润饱满的面颊,睡态舒展安适。由于前面没有遮挡,卧佛赫然横陈在观者面前,很是震撼。

李晓玉说,这尊体积庞大、重约3吨的卧佛,表面材质为玻璃钢,内设钢骨架支撑,考虑到体量、重量、运输等问题,分头部、肩部、腹部、腿部、脚部五段制作、运输。“此次仅拼接这尊卧佛就耗时8天,10多个工作人员共同推动佛头才完成组装。如果你不细看,几乎很难发现拼接的痕迹。”

工人精心拼装好的这尊卧佛,在上色、接口黏合、复原造型上都颇费周折。由于黏合剂需用胶加泥土,但成都本地的土黏性不够,幸好工作人员早有准备,从敦煌带了200多斤专用泥土到成都完成复原工作。

此外,本次展览带来了70幅壁画临本,代表莫高窟各个时期的精华,内容涵盖讲佛的因缘故事、佛传故事、说法图、经变画、装饰图案,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巨大的壁画如何装裱在窟内壁?已在敦煌研究院工作30多年的资深装裱师周河说,壁画中间没有添加任何黏合剂,而是选用超强的双面胶。“这是最大限度保护壁画的安全,一旦中间涂抹胶水或其他黏合剂裱上墙,画就废了。”

这些壁画虽是复制品,但都是老一辈艺术家精心临摹的艺术品,十分珍贵。“目前敦煌壁画的临摹数,按面积算的话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周河表示,工匠从起稿、勾线、画、练习,反复多个流程,达到技术要求后方能开临。且一个工匠一年正常的临摹进度不到3平方米。

参展成为时髦的休闲方式

除了敦煌艺术大展以外,“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更吸引了来自全国70余家博物馆的200多件文物珍品来蓉,展览阵容在四川前所未有。其中,成都博物馆似是有意将越王勾践的剑和吴王夫差的铜矛放在一起展出。不少观众在看到这对“冤家”所用兵器一起展出时都忍不住流连思索,仿佛想到了曾经的那段历史。

类似有意思的展品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此次来蓉的国家一级文物超过100件,很多是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了能参加本次大展,属于女帝武则天的“武曌金简”刚从日本回来,连家门都没有进就直接来了成都;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建武廿一年鎏金乘舆,居然原产地就是“蜀郡”的西工,此次也可看作是回蓉“探亲”。

值得一提还有成都博物馆三楼的一个特殊展区。展厅展出了敦煌研究院段文杰、李其琼、欧阳琳、史苇湘4位艺术家的壁画临摹作品和这4位四川人在敦煌的故事。

成都是丝绸的重要供应地,是南方丝路的起点,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地。为了让成都和四川的观众、文博迷了解到四川在传统北方丝绸之路上的贡献,主办方在3个半月展期内还邀请了考古、文博、艺术、历史等领域的重量级专家为大家带来了20余场专业讲座。一时间,到成都博物馆看敦煌展成了市民近几个月的时尚休闲方式。例如,成都博物馆在元宵节当天迎来了新馆开馆8个月以来的第200万名观众。其中,仅敦煌·丝路大展就有近60万客流量,占比超过1/4。

“敦煌现象折射出公众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迫切需求。”谈及敦煌大展的火爆,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认为,该现象体现出成都建设博物馆之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据他透露,敦煌艺术大展闭幕之后,还有俄罗斯彼得夏宫文物展、贝林动物标本展、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展、古代出土音乐文物展纷至沓来。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蓉城 敦煌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