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共享时代的书店可以不卖书

2017年04月01日 14:47 | 作者:严奇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3月31日,人民日报撰文报道了合肥的一家名为“保罗的口袋”的独立书店。作为合肥市公共图书馆联盟的一员,其“让书店变成图书馆,把卖书变成卖服务”的概念深受不少读者的欢迎。其实,这是共享经济时代,图书行业发展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表现。

timg (5)

我们国家虽然不能称之为一个阅读大国,但全民阅读比例也不容小觑。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9.6%,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必须承认,虽然有过半的民众仍然青睐于纸质书籍,但数字阅读对图书出版行业带来的冲击也是十分明显的。2017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召开在即,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从业人员认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图书出版行业走出困境的必然方向。不过,应指出的是,“融媒体”的发展是趋势,但不是图书出版行业发展的唯一走向。

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有不少传统行业搭上共享时代的快车顺利转型,为民众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动下,不少有利于民众阅读的福利政策正惠及普通大众,“共享阅读”也慢慢浮现。其实,“共享阅读”不应该局限于提供更多样、更全面、更低廉的阅读资源,也不能单单依靠数字媒体进行资源共享,而是在依托原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来更全面的收益。“保罗的口袋”这家书店,让人们看到了“共享阅读”发展的可能性。

共享经济的理念,即是对闲置资源和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分散“高成本”压力,让消费门槛降低。数字阅读之所以冲击纸质媒体,其中一个原因也在于,纸质媒体的阅读成本较高。民营书店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不但实现了图书资源与服务资源的优势互补,还通过利用公共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民众购书的消费压力,在免费分享读书资源后,利用配套服务进行盈利,是一种图书销售向服务销售转型的一种好思路。对纸质图书的从业人员而言,既降低了图书销售成本,又提供了更具弹性的服务性盈利模式。同时,因为书店终究是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确化的阅读服务”为目的,对图书出版行业图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而对于书店而言,现在面对的问题,主要还是从如何进一步节约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上破题。虽然依靠图书馆,能确保图书来源,但大量的阅读人群也会带来对图书的损耗,共享单车的窘境就是很鲜明的例子,如何确保图书质量不会因人为因素降低,需要纳入诚信监督体系,将公共图书资源的使用情况与个人利益挂钩。同时,在提供餐饮、音乐等环境保障的同时,也需要增添更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例如利用知识讲座、作者签名等方式,拓宽书店的盈利面,增加书店成长的活力。

“共享阅读”在现阶段也仅仅是一种思路,如何实现共享经济与图书行业的融合,还有赖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保罗的口袋”作为有一定知名度的连锁书店,在推广公共图书资源利用方面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而优势能不能转化为经验,还看下一步的走向。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图书 阅读 书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