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青海省工商联“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纪实

2017年04月01日 14:59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近年来,青海省工商联结合多年来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实践精准扶贫工作做深、做活、做实的新途径,深化与省委组织、省扶贫局的联系与协作,借助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在民营企业精准扶贫行动中的作用,在“精”和“准”上下功夫,将帮扶重点向贫困户、贫困人口聚焦,因企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共同闯出了一条适合青海贫困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扶贫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青海平均海拔2000米,热爱、坚持成了“外来客”持之以恒的发展动力。一路上行扶贫于青海的企业家告诉记者,来青海是缘分,想要扶贫高原靠满腔热情只能助一时,而长长久久扎根在青海是缘分。

一路上,记者能够感觉到来到青海的企业家,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都在不遗余力地为青海的更好发展而孜孜不倦耕耘着、奋斗着。他们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将汗水洒在青海这片土地上,这也是记者一路上看到青海扶贫的新特点。

精准扶贫需因地制宜

“精准扶贫首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青海粤海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余楚强谈道,“只有首先将自身的企业发展好,才能真正落实帮助当地农户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并非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据悉,青海目前建档立卡共有1622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占青海总人口1/10,由于受制于地理环境因素,其地形主要以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为主,是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和主要战场之一。

不少城市近年来由于过快发展得了“城市病”,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反过来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而相反,高山上的青藏高原有其独有的自身发展优势。地产丰富、自然资源丰富也成为青海难能可贵的亮点。青海聚能瀞度饮料股份有限公司陈荣,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里。

“被旖旎的自然风光迷倒了”,陈荣情不自禁地感慨道,第一次看到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的自然风光的情景,“过去,只是知道大美青海,来了才知道最美生态在河南县。”

“山清水秀,牧民们性格豪放,他们带人真诚,仍然是原生态环境的守卫者。”陈荣介绍,然而,牧民们至今仍旧过着最原始和并不富足的生活。

“瀞度自建厂以来,不知不觉5年的时间过去了。”陈荣介绍,“主要是通过持续的捐赠帮助当地牧民。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瀞度为河南县1440户共5400人,每人发放扶贫款500元,来帮助当地牧民实现上岗就业。”

陈荣告诉记者,刚开始来青海也有水土不服的状况,由于当地以牧场为主,刚开始来到青海吃不惯,只能靠吃方便面、火腿肠度日,海拔高也让陈荣感觉到缺氧,然而她说:“做好扶贫工作需要有耐心,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当地牧民熟络起来。”

“在城市中一周能够学会的事情,这边可能培训时间更长,甚至一个月。”陈荣谈道,“上班打卡,也让过去习惯自由自在的牧民并不习惯。”

高山的人民淳朴,偶尔的“临时变卦”也曾让她“吃不消”。性格直率的她,也曾想过要逃离,陈荣感慨道:“遇到问题就需要和牧民及时沟通,沟通能够更好地让当地农户有长性,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看到他们从听天书的状态到逐渐地听懂、改变”,也让陈荣有信心留在这里。

“招商是让企业走进高山来,希望更多的招商企业愿意来到这里,同时也希望黄南州的企业能够走出去。”陈荣感慨道。企业家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多花功夫,才能挖掘到这边的特色,帮助企业越走越通畅。

精准扶贫依托产业

“产业扶贫是当地农户脱贫的出路。”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荣说,“随着市场化去库存的存在,农民工已经不再是稀有物种,恰恰相反,农民陆续已经有返乡的需求,农民工回到家乡后如何脱贫也成了新问题。”

“农民工返乡照样也能实现脱贫。”黄振荣说道,“农村里有好的企业、好的模式才能让农民工回到家乡。”

黄振荣认为,良好的扶贫模式能够事倍功半帮助扶贫实现快步走,有效模式强于使用蛮力,“公司标准+农户种植+基地加工+市场营销”的科技扶贫模式是适合青海地域发展特色的方式,既能够让贫困户实现脱贫,也能帮助企业走出青海。

雨润镇合作社王国新介绍,过去,雨润镇农户的年收入不足2300元,而今收入已经大大提升,今年农户年收入要向3316元努力。

“过去,雨润镇的种植主要以土豆、大蒜为主,年收入不足2300元,今年的目标是年收入实现3316元。”王国新谈道,“只有农户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思路的改变才能够更好地带动农户的积极性,让农户实现早日脱贫。”

“企业近年来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农户脱贫不返贫。”黄振荣说道,“企业想要走的更远并不能只依托于市场资源,有核心竞争力才能打破目前市场屏障,找到发展洼地。”

“去年,农户对种植大蒜并不感冒,只有少部分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植了一些大蒜育苗。”曲坛镇大树村村主任赵鑫平介绍,“而今,去年的丰收也让农户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今年农户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争先恐后地要大蒜的育苗。”

据了解,目前其通过农资补助的方式让农户更好接洽,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给贫困农户免费发放种子、肥料等农资,引导农户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

城台乡坎口村村主任海显仓介绍:“农户现在种植的积极性很高,订单收购让农户放心,也为农户扶贫提供了更多的原生动力。”

科技扶贫成聚力抓手

青海省不仅自然风景秀丽,作为我国六大牧区之一,牧场资源也非常丰富。兴海楠迦生态农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毛太,是土生土长的藏民,她告诉记者:“青海,羊粪资源非常丰富,然而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牧民居住分散采集困难,人才、资金、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羊板粪泛滥成灾,处理羊板粪方式不当,容易对牧民的健康造成威胁,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加毛太内心暗暗告诉自己要找到办法,帮助牧民解决羊板粪实现变废为宝。

“在2012年,一次机会接触到了台湾百威集团公司,我们引进了先进的高温发酵技术和高温发酵设备”加毛太说道,“在生产过程中彻底杀灭病虫卵、草籽。解决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机肥发酵时间长、发酵困难的难题,打破了传统堆肥法,实现了生产工业化,将资源有效利用能够实现资源利润最大化。”

“除了引进新技术外,我们根据自身环境,研发出新技术。”加毛太介绍,“过去,减速机搅拌两个小时就要停两个小时,很容易坏掉,而今,我们通过和江苏早床企业合作,通过一年的改良期,当地牧民自己研究开发出专利,产量也稳定了,效率也提高了。”

加毛太介绍,其扶贫的方式主要是以带领贫困户以入股、共同经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1500户、5个贫困村,5000人收益,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2080元,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从厂长到技术工人,培养的都是当地贫困户成员。

土壤,需要经历一次革命才能让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同样,贫困并不是恒久的问题,一场科技变化就能够改变现状,而这次从有机到无机的改变无疑让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走得更远。

东西开辟新思路

2016年12月21日,全国工商联在石家庄召开“万企帮万村”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光彩会会长全哲洙出席并讲话。

全哲洙强调,各级工商联要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机制中去,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条件、有意愿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跨区域扶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中有所作为。

来自汕头的余楚强,2013年来到青海后,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他殚尽竭虑,不顾辛劳,频繁来往于青海、广东两省之间,打造了良好的招商平台,形成了招商引资规模效应。目前广东商会会员已达156家,截止到2015年底,累计在青投资230亿元,为青海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到青海是一种缘分,高山厚土下我们要切实落地帮助当地农牧民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希望勤劳朴实的青海人民能够通过双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余楚强认为,“贫困能够通过内外因素的合力发生改变。

“招商引资,希望将更多东部的优势资源机会能够为西部地区所用,这样能够为当地农户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也能够给企业增添新活力。”余楚强自信地谈道。

余楚强向记者介绍,在青海州县的村民几乎是空闲在家里,由于气候的关系外出打工相当辛苦,祁连鹿场整合资源在冬季宰杀和牛羊肉深加工的两个月里,大量雇佣周边村民使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

据统计,近年来累计雇佣周边村民1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周边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现阶段企业职工80%以上是当地村民,企业职工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为企业更好实现脱贫不返贫创造了条件。

精准扶贫要落准、落细、落实,方能更好地帮助当地贫困户早日脱贫。青海省工商联与省扶贫开发局密切配合,与各市、州上下联动,强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点上,村企结对帮扶成效凸显。据悉,目前青海省第一批村企结对共有140家民营企业与16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签订帮扶协议,累计投入项目资金、产业资金及各类捐资约两亿元。并促成第二批107家企业(商会)与135个贫困村签约结对实施帮扶行动,也为青海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青海 工商联 扶贫 农户

更多

更多